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老子论坛 > 查看主题
查看主题

‌骞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

addm  2023-11-28  106  0

  ‌骞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

  中国学派 2023-11-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具体实践,实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其中,“魂脉”与“根脉”、“政党”与“群众”、“民族”与“世界”、“明体”与“达用”交相辉映、相互联结的辩证特征,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厚的哲学意蕴,为我们在新时代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  

  

  “魂脉”与“根脉”的辩证统一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之“魂”是推动理论创新的基础。魂者,器物之统摄也,无魂则难以聚气。理论创新不仅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更要具备先进的价值引领。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规律,又是价值引领。在科学规律中,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由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为我们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在价值引领上,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带领全人类实现自身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拥有马克思主义,就等于拥有了真理和价值,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价值的指导下,我们才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是理论创新的前提。根者,事物之本源也,无根则难以立身。文化是一个国家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延绵不绝、历久弥新,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道德信仰、家国情怀等文化因素构成了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思想体系和精神内核,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团结一致、砥砺前行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文化思想中“魂脉”与“根脉”的辩证统一,就是要坚持守正与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不是一个“消灭”一个,也不是二者合二为一,而是相互成就、相互激活,在对方的影响下各自朝着融合的方向共同发展,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的、科学的立场守理论之正,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创文化之新,二者共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凝心聚魂、固本培元,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  

  

  “政党”与“群众”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群融合的光辉典范,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科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方面,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自觉的文化型政党。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建设中华民族文化事业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方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实践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媒党报党刊更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在政治上、思想上、价值上牢牢掌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另一方面,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推动文化建设的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人民是文艺作品的创造者和参与者,理应成为文艺作品的享受者。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让人民群众自由自觉地参与到文化创造的活动中来,感受文化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深刻回答了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政党”与“群众”的辩证统一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相统一,处理好“根本领导”与“根本立场”的关系,深刻回答文化思想“由谁领导”和“为谁领导”的原则性、根本性问题,在实践中赋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新的哲学内涵。  

  

  “民族”与“世界”的辩证统一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无论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一方面,要大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使命和任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它是“两个结合”的创新性产物。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数字化时代信息化浪潮迅猛发展,大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形态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以及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要善于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为世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人类文化本就是一幅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姹紫嫣红的多彩画卷,文化的交流不仅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更是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必要前提。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千差万别才符合事物的规律。文化是多样的,人类文化也正是因为多样性才具有相互借鉴的价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在鼓励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同时,推动世界优秀文化“走进来”,在尊重世界民族不同文化形态差异性的基础上,寻找共同价值、挖掘共通文化,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不同质的文化形态,以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的精神化解质疑、消弭误解,寻求世界文化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文化思想“民族”与“世界”的辩证统一,就是要坚持主体性与多样性相融汇,秉持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文化互鉴超越文化冲突,着力推动世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任何阻挡多元文化发展的做法都是自取灭亡,只有在取长补短、交流互鉴中才能实现全人类文化的共同发展。  

  

  “明体”与“达用”的辩证统一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准确概括和科学总结。“体”与“用”是中国哲学中的一对重要哲学范畴。“体”是事物的主体,一般指事物的本质、核心,“用”是功用,常表示具体的方式和方法,我们熟悉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最为常见的表达方式。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明体”主要指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理论层面的认识与创新,强调的是对新时代文化理论与文化规律的科学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总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全局,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其中,“九个坚持”加深了当前我们对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揭示了思想文化领域的内在本质规律;“十四个强调”明确了当前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为我们下一步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基本方向。“达用”是指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实践层面的应用和拓展,主要强调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路径。与“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相对应,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七个着力”侧重于新时代文化工作的统筹部署,为我们指明了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与实践方案。同时,习近平文化理论的观点决定了文化建设的实践,而随着文化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又会反过来促进人们对文化理论认识的深化和发展。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伟大的思想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也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落地生根。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与“达用”的辩证统一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结合,从而实现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体用贯通。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相统一、坚持主体性与多样性相融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贯通,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哲学意蕴。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凝心铸魂。

  

  (作者系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最新回复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