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再被触碰!中国强硬表态:绝不重蹈俄罗斯覆辙,速战速决!
君武知识局 2023-11-04
近年来,美国策略逐渐强调利用台湾来平衡中国,除了在言辞上支持岛内的某些势力,还向台湾提供大量军事援助,意图以此作为策略制衡。面对这种局势,我们需要做好应对各种可能性的心理准备。我们应当吸取俄乌事件中俄罗斯的教训!
解放军进行演习俄罗斯的教训俄乌冲突为可能出现的台海情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在冲突爆发前,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相当大:俄罗斯是全球第二的军事强国,其军事预算是乌克兰的多倍,经济规模远大于乌克兰,兵力与装备上都明显领先乌克兰。很多西方情报机构都曾预测,俄乌冲突会迅速以俄罗斯的胜利结束。
俄罗斯军队集结但事实并不如人意。尽管俄罗斯在战争初期采用了多种策略,但由于乌克兰的坚决反抗,俄罗斯并未迅速取得预期的胜利。之后,俄乌之间的冲突逐渐进入了持久战状态,而俄罗斯的军事进展也受到了阻碍。原先设想的快速战斗,最终为俄罗斯带来了许多困境。
俄罗斯在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源于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援。虽然一开始,北约甚至美国似乎并未全力支持乌克兰,美国甚至建议泽连斯基离开基辅,这反映了西方初期的谨慎态度。然而,最关键的问题可能还是出在俄罗斯本身。
俄罗斯前线作战的士兵俄罗斯在战争准备方面的一大疏忽是自信心过剩。查阅俄罗斯最近几年的国防预算,意外地发现,自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罗斯并未增加军事开支,甚至还有所削减,一直到2022年战争前夕,军事预算并未恢复至先前水平。
俄罗斯士兵进行军事训练不可忽视的是,西方制裁导致的国家经济下滑,间接影响了俄罗斯的军费开支。即便如此,面对与乌克兰的长期纠纷,俄罗斯缩减军力并推行新的军事改革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实际战斗显示,虽然俄罗斯军改所推出的BTG营级战斗群在理论上强大,但实际上由于兵力的大幅度减少,使得部队在实战中的攻坚能力受到了限制。
俄军BTG合成营在训练此外,俄罗斯明显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在启动军事行动之初,俄罗斯只派出约20万合同军人,并未在国内进行及时的动员。同时,俄军宣传的“去纳粹化”口号并未得到广泛支持,甚至在本国也难以服众。由此,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迅速军事行动未能如预期那样取得成功,最终导致了战况的混乱。
目前,俄罗斯正面临着消耗战的挑战,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警示:如果选择通过武力来应对问题,那么必须准备充分,确保在第一次交锋中就能达到目标,不能有任何侥幸心态。毛泽东主席有言: “战略上要看轻敌人,但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 对于可能的台海战事,这一理念仍有指导意义。
解放军士兵在进行训练。为何在台海争端中,我们要迅速作出决策?首先,如果战事延续,美国和日本等国会有足够时间集结军队,部署援助,这会加大我军的压力;其次,长期的战事会导致更多的伤亡。除了国际舆论的压力,这还可能在两岸之间埋下深深的仇恨,对长远和平不利。
从解放军和台军的实力差距来看,我们迅速取胜的可能性很大,但前提是要全心投入,不给对方留下逆袭的空间。虽然有人批评台军的战斗力,但考虑到他们在岛上的历史和准备,我们不能轻视他们的防御系统,也不能期望他们毫无还手之力。
如果台海的冲突真的发生,我军必须展现决心和力量,果断采用强大的武力去消除前方的阻力,而不应过分受限于对人道主义的担忧。在战场上,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迅速终结冲突,民众的伤害才能降至最少。我们必须事前明白这一点,否则会对战局产生负面影响。接着,我军也要确保其行动的合理性,并在公众舆论中赢得支持。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公众的观点和情感起到关键作用。如果我们忽略了舆论的重要性,而台军得到大量的公众支持,那对我军的战斗计划无疑是个障碍。因此,我们应当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确保岛内和国际社会理解我国迎接台湾回归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另外,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的战场价值不容忽视。从俄乌冲突可以看出,现代战争的形态已经从传统的二维战争进化为更复杂的三维战争,能有效控制空中优势的一方会获得更多的战略机会。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无人机技术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我们拥有像“翼龙”和“彩虹”这样的先进无人机系统,这使得我国在此领域中占有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