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老子大学论坛 > 查看主题
查看主题

这么多大学被紧急叫停,打了谁的耳光?

addm  2025-02-20  10  0

  原创 吕老师 吕老师说高考 2025年02月18日

  一边是各地轰轰烈烈的新建大学计划,一边是多个高校项目被紧急叫停——各地高教领域一系列荒诞剧正在有序上演!

  从广东15所大学被叫停,到全国4所新大学集体停建,再到民办高校两极分化加剧,这场“急刹车”看似矛盾,实则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抽醒了盲目扩张的教育狂热。

  与其哀叹“烂尾”,不如看清停建背后的五大好处。

  

  一、耳光一:抽醒资源错配的“土豪式办学”

  

  过去十年,中国高校数量以每年新增30余所的速度膨胀,但许多地方将建大学当作“政绩工程”,盲目追求数量却忽视质量。

  某地曾规划投资百亿建“国际一流大学”,结果连基础师资都凑不齐,最终沦为“空壳校区”。

  这种“土豪式办学”导致教育经费被稀释:2023年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近千万,但超半数高校生均经费不足公办院校的1/3。

  停建项目相当于按下暂停键,将资源集中到优质高校,避免教育投入沦为“撒胡椒面”。

  更讽刺的是,一些民办高校一边哭穷,一边将学费涨成“刺客”——上海某学院4年学费高达64万元,利润却进了老板腰包。

  停建这类“文凭工厂”,实则是对教育资本化的当头棒喝。

  

  二、耳光二:戳破“人口红利”的泡沫幻觉

  

  中国高考人数在2023年达到1193万峰值后,预计2030年将锐减至800万以下。

  但某些地方仍幻想通过建大学拉动经济,结果建成的校区空置率高达40%。

  广东某新建大学城规划容纳10万学生,实际招生不足3万,图书馆成了网红打卡地,教室沦为仓库。

  这种“鬼城式大学”不仅浪费土地资源,更暴露了决策者的人口危机麻木症。

  停建项目恰似一盆冷水,浇醒了那些还在用20世纪思维规划21世纪教育的人:

  当生育率跌破警戒线,与其拼命盖楼,不如先算清未来课桌的空置率。

  

  三、耳光三:逼出教育质量的“脱水数据”

  

  中国现有高校3000余所,但QS世界前500强仅占49席。

  某些高校为凑指标,把“校企合作”变成“盖章生意”,将“国际交流”搞成“旅游项目”。

  更荒唐的是,某民办高校财报显示,其年收入65亿元中,校服和日用品销售竟占15%——这到底是学校还是百货公司?

  停建潮倒逼高校回归本质:2024年教育部叫停23所高校新专业申报,要求“先提质再扩量”。

  与其让劣质大学批量生产“注水文凭”,不如让它们自然淘汰。毕竟,教育不是流水线,学生更不是标准件。

  

  四、耳光四:撕开“教育地产”的遮羞布

  

  高校扩建背后往往藏着土地财政的算盘。

  某地以建大学名义圈地万亩,结果配套建起商品房和商业综合体,教学楼还没封顶,周边房价已翻倍。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操作,让教育沦为地产游戏的幌子。

  停建政策直接斩断了这条利益链。

  广东某市叫停大学城项目后,释放出2000亩土地改建成保障性住房,反而缓解了民生痛点。

  这证明:当教育剥离投机属性,才能真正服务公共利益。

  

  五、耳光五:倒逼教育公平的“底层革命”

  

  当前高等教育呈现残酷的马太效应:985高校经费动辄百亿,而偏远地区高校连实验室设备都凑不齐。

  某西部高校教授坦言:“我们用的实验器材,还是东部名校淘汰的20年前产品”。

  停建低水平大学后,国家可将更多资金投向薄弱院校。

  2024年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增加12%,重点支持中西部高校——这才是教育公平的真动作。

  更深远的是,停建潮打破了“唯学历论”的社会焦虑。

  当学历通胀减速,技术工人的价值反而提升:2024年高职院校就业率达97%,反超本科院校。

  这说明,社会正在用脚投票:与其要一纸虚名,不如学一身实技。

  

  你对高校停建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欢迎转发,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

最新回复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