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老子大学论坛 > 查看主题
查看主题

动真格!27名院士候选人被处理

addm  2025-02-13  27  0

  ‌动真格!27名院士候选人被处理,院士制度迎来新变革!

  原创 橙子 青橙学术 2025年02月10日

  

  随着2025年院士增选的临近,院士制度的改革又迎来了新的进展。

  今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官网发布了《中国科学院2025年度工作会议报告》,其中提到“全面落实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各项任务,认真做好院士增选工作”,这意味着院士制度的改革工作将继续深入推进。

  近些年,院士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学术造假、评审专家被“打招呼”等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院士制度改革从严格遴选流程、建立院士退出机制、加强学风作风监督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院士增选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01

  过去的“院士增选”存在哪些问题


  过去的院士增选中,有很多争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荐名额过多:院士每个人都有多个推荐名额,导致一些人为了增加自己的提名数量,提出了一些质量不高的候选人。

  学术评选中权力集中:传统上,院士之间的评选相对封闭,外部专家参与较少,容易产生“院士评院士”的现象。

  利益输送:在部分情况下,院士增选过程中存在“打招呼”或“找关系”的现象,使得评选的公正性受到影响。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院士制度的声誉,也让部分真正有学术成就的人无法脱颖而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院士制度改革逐步进行了深刻的调整。


  02

  改革措施:院士增选“严选”成关键词


  2023年,院士制度改革迎来了历史性的一步,关键的改革措施包括:

  院士推荐票减至一票:过去,每位院士可以推荐多个候选人,改革后每位院士只拥有一个推荐名额。这一改革使得院士在推荐候选人时需要更加谨慎,避免“凑数”现象,确保候选人更有实力和价值。

  引入外部同行评价机制:传统上,院士增选主要由院士内部评审,但改革后,首次引入了外部同行专家的评价机制。通过随机抽取不同学科的外部专家对候选人进行评审,这使得评选更加客观和公正。外部专家数据库也进一步扩大,包括未参评的长江学者、杰青等学术专家群体,打破了院士“自评自选”的局面,减少了权力集中和不正之风。

  领域学科导向更加明确:改革后,院士增选的名额不再是按学部分配,而是直接根据具体学科方向分配。这意味着,急需发展的领域如人工智能、重大药物创制、医工融合等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将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名额支持。这不仅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学科创新提供了更大的机会。


  03

  2023年增选初见成效:严格的选拔标准


  2023年是改革后的首次院士增选年,可以看到,改革的成效初步显现:

  名额与当选人数差距较大:中国科学院2023年的增选计划名额为79名,但实际当选的院士只有59名;中国工程院则计划名额不超过90名,实际当选74名。这一差距是自2009年以来最为显著的一次,充分体现了院士增选标准的严格。

  评审机制更加独立:改革后的增选,评审不仅独立投票,还成立了评审监督小组,严格执行推荐回避制度。这些措施有效避免了利益干扰,确保了评选的公正性。

  院士制度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院士退出机制”的建立。过去,院士的头衔一旦获得,便几乎没有退出机制,很多院士可能终老在这一荣誉中,缺乏对学术行为的约束。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随后在2014年和2023年,院士的退出机制逐渐被完善。特别是2023年,明确规定如果院士存在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不端等行为,且情节严重,可以撤销其院士称号。这意味着,院士称号不再是终身制,学术荣誉回归本质,进一步打破了学术界的“铁饭碗”。

  目前,已有6名院士因严重违反学术道德而被撤销了院士称号,这一举措无疑对学术界的清朗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04

  院士称号不再与物质利益挂钩


  院士的荣誉本应是学术的象征,但在过去,由于部分院士兼职过多,甚至将院士头衔与物质利益挂钩,导致这一荣誉的意义逐渐模糊。

  为了杜绝这一现象,2019年出台了关于院士兼职的新规定,明确指出每名院士的兼职数量和工作时间,杜绝了无实质性内容的兼职现象。

  新的要求还进一步强调,院士不应将头衔与非学术活动挂钩,严禁在非学术场所冠以“院士”之名。这一系列措施,旨在让院士的身份真正回归到学术研究和贡献上,避免任何与学术无关的功利性行为。

  院士制度改革的每一步,都在不断推动我国学术界向着更加公正、透明的方向发展。通过严格的遴选机制、更加清晰的学科导向和完善的退出制度,院士的头衔正在逐渐回归其学术性和荣誉性。未来,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脱颖而出,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最新回复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