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德国哲学家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语: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缩写为G. W. F. Hegel;公元1770年8月27日–公元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是柏林大学(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的校长。
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德国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对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伊曼努尔·康德
德国古典哲学开创者
伊曼努尔·康德(德文: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 [11],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毕业。1755年起在母校任教,这一时期是他思想上的“前批判期”。他埋头于自然科学研究,讲授多门学科,同时发表了许多关于自然科学的著作。1770年被聘为教授,他的思想转入“后批判期”。从1781年开始。他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3部著作。这标志他的批判哲学体系的诞生,并带来了一场哲学上的革命。1793年他因一些观点,被告蔑视基督教教义,遇到一些麻烦。但他仍不断探索和写作,直到1804年2月12日病逝 [1]。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柏拉图
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Plato,Πλατώ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他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苏格拉底。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在他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正确性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阿图尔·叔本华
德国哲学家,非理性主义哲学创始人
阿图尔·叔本华(德文: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代表作品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录与补遗》。
1788年,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但泽(今属波兰,已更名为格但斯克)的商人家庭。1809年入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181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19年,他发表重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标志着他思想发展的顶点。1822年被聘为柏林大学哲学副教授,与黑格尔争夺听众败北而辞职。尽管他的哲学受到同代人的冷落,但他仍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其哲学体系直到1853年为人重视。1860年9月21日逝世,享年72岁。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德国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开创者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哲学家、语文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1]。
尼采24岁时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尼采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