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原创 高永亮 雷跃捷 新闻战线 2023-12-06
摘要
文化自信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坚实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动力。坚定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札记
高永亮 雷跃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七部分专门论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其中强调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第八部分专门论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其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从这些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坚定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依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时代,从机器轰鸣、工厂林立的工业时代到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蛟龙入海的今天,在华夏大地上生息、繁衍、劳作的中华民族,在与自然、与社会长期互动中,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包括很多内在元素,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代表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与高尚的道德情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开阔胸襟和超然品格;“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和道义担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锐意进取和求新求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为代表的敬畏自然、尊重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生态观、世界观、宇宙观等。
这些内在元素、基调和底色形塑了中华文化开放、包容、进取、创新、和谐、坚忍、道义等优秀品格和特质。这些优秀品格和特质构成了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动力。基于这种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积极与世界各民族、各种文化开展交流互鉴。张骞出使西域、日本遣唐使到长安、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古丝绸之路上的大漠驼铃,热闹繁华的边贸互市及走向世界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风采、底蕴和自信,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大放异彩,从而成为铸就中华民族历史辉煌的重要精神动力和精神依托。
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列强入侵、政治窳败、民生凋敝,坚韧不拔、果敢勇毅、宁死不屈的中华文化品格和气质塑造了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无数中华儿女、仁人志士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格,坚定文化自信,并把这种精神品格和文化自信内化为精神动力,在这种精神动力的感召、鼓舞、推动下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甚至英勇赴死。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和基调的伟大建党精神,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华民族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自信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坚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100多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的理论创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遵循和科学实践指南。
“两个结合”中“第一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根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的实践,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坐标中深刻理解和把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开放、包容、和谐、创新等内在品质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文化自信,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基于开放、包容、和谐、创新等内在特质的文化自信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文化心理基础。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借鉴、共生的历史。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不同文化形态和文化主张。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主体,同时融合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即使在华夏文化内部也融合了边疆、内地、沿海及不同地理区域的各种地域文化,在数千年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交往过程中也融合了不同国家及民族的文化。正是这种融合让中华文明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在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开放包容的精神,将自身推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本身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开放包容精神的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心理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品质具有高度契合性,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源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发展演变路径不同,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主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品格、特质等存在高度契合性。如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主张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理念和目标追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至上的观点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主张,都是相似、相通、相融的。这种高度的契合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也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动力。
第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积淀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它所具有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已经内化为中国人日用不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充分借鉴吸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得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另一方面,这种结合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品格和特质,“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2023年10月27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指导,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承办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这种基于文化自信的有机结合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相互成就,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文化自信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时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其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都与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并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最终指向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自身特殊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文化建设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立足本土,坚守中华文明主体性,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中华文明基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必须以坚守中华文明主体性为前提,以传承、发展、创新中华文明为旨归。这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和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其次,放眼世界,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外来文化的滋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坚守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但也要吸取外来文化,特别是那些西方现代化先行国家有益的文化成果。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建设也必然要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借鉴和吸收世界上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现代化过程中的文明成果。只要是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文明成果,都可以借鉴吸收,为我所用,这本身也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第三,面向未来,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指向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个文明新形态就是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而不断形成和塑造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个文化形态的塑造重要路径就是通过上文谈到的“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来实现。“‘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例如,智能传播时代,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传播方式、媒介生态、舆论格局等发生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主张,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人民至上的基本原理与协和万邦、讲信修睦、天下为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品格和特质相结合而倡导和形成的新的网络文化形态。这种新的文化形态倡导和形成来自文化自信,又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动力,也是中华文明对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结语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源泉和动力。坚定文化自信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和依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动力。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为我们提供了文化自信的理论根基和思想资源,文化自信基础上的“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实现新飞跃,开辟新境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高永亮系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雷跃捷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3年11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