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老子论坛 > 查看主题
查看主题

‌青记独家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战略内涵

addm  2023-12-10  123  0

  ‌青记独家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战略内涵

  原创 胡钰 青年记者杂志 2023-10-21

  

  导读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具有战略性的思想体系,也是具有创新性的思想体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性。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要紧密结合习近平关于宣传文化思想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战略视角上来思考,把握这一思想体系的精髓要义。

  ---------------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成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遵循。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既要看到其在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要看到其在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要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整体性与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性上来思考这一思想体系的战略内涵。

  

  以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重要关键词,成为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题眼。分析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要从中国面临的愈加复杂的国际形势与文化安全的时代挑战来考量,要从中国实现伟大复兴进程中凝聚民族力量的历史任务来考量。

  2013年12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主题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2014年10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2]这两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对中华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做了清晰的阐释。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性、关键性途径。换言之,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找寻创造的对象、自信的源头,返本才能开新,守正才能创新。

  随着对中华文化与文化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文化自信”的理念得以水到渠成地正式提出。在2016年7月1日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首次明确提出了包括“文化自信”在内的“四个自信”,“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3]。在2016年11月召开的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作出阐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这一论断,把文化自信对于国家、民族的意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由此成为新时代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线。

  值得指出的是,“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该理念也成为具有普遍性、引领性的标识性概念,其对当代中国文化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重大而深远,怎样估计其重要性都不为过。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与20世纪初梁启超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概念同等重要。前者强调了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后者强调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开端,一百余年来,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价值认同在历史的曲折前进中不断明确、强化,成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中最深刻的凝聚力与驱动力。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这是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对“文化自信”理念的再一次强调,凸显了文化自信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文化自信的根源在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体现了文化自信,也巩固了文化自信。对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当代中国来说,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凝聚民族精神,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世界价值。

  

  以“第二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与思想解放

  

  2023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对于“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5]

  “第二个结合”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主体性。202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6]中华民族依托的文化根基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形成的依据是共同的土地与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时空构成了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这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依据,也是一切外来文化吸收的基本土壤。费孝通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7]。事实上,这种“自在”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这也说明,中华民族作为历史文化存在的稳定性强于政治存在,也突破地理限制。

  中华民族存在的共识基础在于对其历史文化的自觉共识。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我们有责任先从认识自己的文化开始,在认真了解、理解、研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参加现代中华新文化的创造,为新世纪的文化建设积极准备条件。”[8]事实上,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日用而不知”的存在,如果没有“自知之明”,面对世界各种文化的冲击,只会是“墙头草随风倒”,东西摇摆中毫无主体性,又何谈自主发展?因此,坚持“第二个结合”,就是坚持把中华文化资源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源泉,这一源泉是无比丰厚的,也是取之不尽的,更是不可替代的。

  以“第二个结合”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可以创造出崭新的文化生命体。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坚守中华文明立场不是文化自大与文化自负,而是把握发展中华文明的自主性;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当代中国进行的伟大实践不是西方式现代化,不是其他国家式的现代化,而是历史中国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坚持“第二个结合”,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中华文化理论资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激活中华文化现实活力,这一激活可以释放出巨大的创造活力,产生崭新的思想、理论与实践,推动中国的发展,贡献人类的文明。

  

  以文化“两创”理念赓续中华文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形成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两创”理念,成为具有原则性、指导性的文化发展方法论,成为被反复提及的重要思想方法与工作原则。事实上,习近平同志在给2023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的指示中再次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9]

  在2017年中央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的基本原则除了“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方向性原则外,还提出了“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论原则,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0]这条原则体现了明确的追求文化守正创新的意图,守正不守旧,尊古不泥古。在2017年10月发布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鲜明地提出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要求,提出“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表现出文化使命感与文化创造力的统一、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的统一。

  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技术发展的规律与特征不一样,经济发展、技术发展以替代性创新、颠覆性创新为主要路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乃至商业模式创新,都追求原始创新,而文化发展是以传承性创新为主要路径,没有文化传承的文化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究其原因,文化发展的重要目的是文化传递,让文化在族群中一代代传递,成为身份认同、价值认同的根本依据,成为凝聚文化族群的基本纽带。

  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中能清晰看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与基本路径。实际中,单纯地背诵传统“四书五经”获得的传播力是有限的,而把中华传统文化理念、美学、文物等转化为手机壳、马克杯等日用品以及汉服等的设计,就很能获得青年人自发的接受,换言之,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可以通过文化消费有效实现。文化“两创”理念强调的正是适应年轻一代文化接收与接受行为的新规律,推动传统文化内涵与年轻一代文化现实需求的代际间对话,最大限度地将年轻一代的热情和创意加入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创造中,让传统文化积极与新媒介、新技术、新商业融合,同时,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广博吸收其他民族不同文化的过程中成为具有时代特征、世界意义的当代世界文化中的引领者,让中国年轻一代成为中华文化的坚定传承者与有力创造者。

  在以文化“两创”理念赓续中华文脉的进程中,推动文化科技融合特别是数字文创发展是一个突出特点。2020年9月,习近平同志到湖南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这个产业园以数字视频创意为龙头,汇集了各类文创企业3000多家。在考察中,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11]

  数字时代是当代社会的突出特征,不进入数字世界的文化内容是边缘的,当然,没有文化内容的数字世界则是乏味的。在数字文创发展中,其衡量标准体现在服务广大人民的公共文化利益上,也体现在推动中华文化创造力提升上。近些年来,许多文化机构在选择数字化的文化内容时,坚持以数字化文化遗产为中心,既进行数字传播,在数字世界中传播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又进行数字消费,推动数字国潮文创产品的形成。这可以说是以提升中华文化创造力为目标的数字文化产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着力点”。

  在“2021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云传播精品项目”中,敦煌研究院“云游敦煌小程序”和“牛年说牛——寻找莫高窟里的牛”两个项目分别入选“云展示”“云讲解”两个系列十佳。“云游敦煌小程序”是集探索、游览、保护敦煌石窟艺术功能等于一体的微信、QQ小程序。“牛年说牛——寻找莫高窟里的牛”配合牛年春节主题,讲述敦煌壁画中“牛”的故事,展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挖掘敦煌历史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勉励全国人民在新的一年发扬“三牛”精神,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温情与敬意。这样的数字文创项目,在文化遗产的数字传播上下功夫,充分利用了宝贵的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传出来,切实体现了以文化“两创”理念赓续中华文脉的鲜活生命力。

  

  以文明视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在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国际传播能力成为一种战略能力,国际话语权成为一种战略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针对国家形象、国际传播问题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这一任务放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段落来提出,凸显了基于文明视角开展国际传播的重要性,也表明了文化传播在今后国际传播中的关键性。换言之,要更有效地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就要把中国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内在的基因密码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清楚,讲清楚为什么选择现在的发展道路,讲清楚中国发展之后的目的是什么。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传播,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已经不是一个辅助性的战术问题,而是关乎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问题。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认可中国,不仅要着眼于经济举措、发展成效,更要从中国发展背后的历史文化原因入手,做好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发展的文化底蕴,如此,才能更有说服力地阐释清楚中国道路的来龙去脉。

  2013年8月,就如何向世界讲清楚“中国特色”,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12]这“四个讲清楚”凸显了中华文化对阐释“中国特色”的支撑作用,也阐释了中华文化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与传播意义。在理解与传播“中国特色”上,树立鲜明的文化视角,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从近些年来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挑战来看,国际舆论环境、国家形象建设、国际社会评价等领域的问题愈发突出,很多时候,中国发展的“实情”并不决定国际传播的“舆情”,甚至出现严重背离。究其原因,不是国家发展硬实力不够,而是国际传播能力没有充分建立。对中国发展来说,有“做法”没“说法”的短板亟待补齐,“大而不美”的问题已经成为战略性挑战。

  需要提出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明确要求,并以一整段文字来阐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3]这是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论断。这一论断体现了从文明视角对中国道路的坚持与解读,也是对当代中国的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提出的战略性要求。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中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4]这两个“如果”的论述语言朴实,语气生动,语义深刻,值得反复体会,深入思考。这段论述都清晰地阐明了一个道理,即中国道路的选择基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事实上,认识今天的中国道路选择和发展,向世界传播好中国道路与中国形象,都要从中华文明中寻找新思路。

  从当代世界的文化交流与信息交流来看,全球南方国家面临的以西方中心主义为突出特征的“文化赤字”“认知赤字”“信息赤字”现象还很明显,文明等级论的影响还有广泛影响,少数西方国家的文明优越论依然根深蒂固。要突破僵化的文明认知偏见,就要加大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度。对于今后的国际传播工作来说,要把文化传播摆在更加重要的、全局性的战略位置上来看待。对于文化艺术界、新闻传播学界来说,要把文化传播研究和实践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看待,尤其是在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上下功夫。只有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大力度推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建设文化多样性的世界,当代中国的话语才能传播开来,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才能树立起来。

  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战略内涵,就要善于从文明视野来推动中国道路的国际传播。在这一进程中,需要更加深入地回到中华文明历史深处,坚持历史自觉,深挖中华文明基因,以己昭昭才能使人昭昭,要在“返本开新”中找寻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善于从中华人文精神中找寻开展国际传播的灵感与资源,切实找到能够与世界对话、为世界所知晓的理念与内容。与此同时,需要更加深入地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以更加全面、开放的全球文明观来观察世界,坚持文明多样性的理念与视野,看到西方不等于世界,英语不等于西方语言,在国际传播中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进国际传播,尤其要重视针对性、分众化、多语种地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高国际传播效能。

  

  以文化使命感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现出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目标。在2023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15]

  习近平同志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是全面而深刻的。在2020年9月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16]这段论述对于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给予了清晰的阐释,表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对文化重要性内涵的全面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建设的重大使命。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开幕会召开,毛泽东致开幕词,庄严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17]

  经过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奋斗,如今,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也“富起来”了,还要“强起来”,不仅有“物质的强”,也要有“精神的强”,与此同时,还要“美起来”!所谓“美起来”,就是让中国有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让中华文化在当代世界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正式通过,其中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18]这是回首百年奋斗历程总结出的基本经验,对中华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作出了明确有力的论断,一方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另一方面,也指出要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依然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根基。

  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视角上看,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仅是复制,而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视角上看,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不能仅是为了中国发展,要为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了建设更和谐的人类新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具有战略性的思想体系,也是具有创新性的思想体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性。认真研究这一思想体系,践行这一思想体系,就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以崭新的理念、积极的姿态推动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推动中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推动中华民族以更加充满魅力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

  [1][2][12]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49-509017.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8).

  [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5]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

  [6]杜尚泽.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N].人民日报2022-10-19.

  [7][8]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35-39.

  [9]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人民日报2023-10-09.

  [10]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

  [11]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0-09-19.

  [1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14][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5309-310.

  [15]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77.

  [1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21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胡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战略内涵[J].青年记者2023(21).

最新回复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