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图书馆 > 民哲文选 > 其他作者

‌施晓渝:中国治理中的镶金农民思维

栏目:其他作者|时间:2023-11-24 18:03|阅读:149

  ‌施晓渝:中国治理中的镶金农民思维

  ——姓资姓社、个人奋斗、制度论都过时了

  

  

  

  我发现,主导我国治理的思维,是镶金农民思维,怎么叫镶金农民思维呢?一般来讲,人从十一二岁到二十一二岁形成的基础世界观就不可能更改了,以后读再多的书也只是增殖知识而不能改变世界观。

  以张维迎为例,几代农民之后,小时少不了吃糠咽菜,饥几顿饱一顿,被人忽视,经历三次高考上大学,读牛津博士,成光华学院院长,光环无限,但基本的个人奋斗的思想不可能变。很多所谓的企业家也是如此。

  我国治理的主导思想就是这个,个人奋斗。所以我国喜欢讲,宣传企业家,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总之,不怎么考虑群体的个人奋斗思维,没有仁爱,人性淡漠,贱是合理。

  但这世界上有平常人,有平常人的思维,我作为平常人就想分析解释思考虑常人的路子,像张维迎这种高智商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能有几个?出路在哪里?更差的人呢?

  所以我鼓吹消费论,就是希望低端人群有活路,能生存,更希望他们也能享受生活,我认为,如果不实施消费论的话,我国将在无穷无尽的内卷中乱象迭出。

  

  

  

  我的确搞不懂中国目前盛行制度文化,我觉得这太不能解释现状了,从文化人性找原因,应该说是统治者的限定成为普遍意识,无论制度文化学者地位如何如何高,也经不起历史的考验。这类人读半天哈耶克,就只读懂了社会主义是奴役几个字。

  我认为文化应以经济阶段来划分,比如古代,就是粮食土地文化,因为粮食土地靠天吃饭不足以养活人,至少有2/3的时间饿死很多人,为了生存必须用强力从别人手中夺取粮食,土匪战争也就必然,这就形成了古代文化,统治,争论,改朝换代,也无非是抢得温和一点还是抢的暴露一点,即所谓的封建文化吧,奇怪的是粮土文化几千年的历史居然连改良种子的记录都没有,清朝拒绝西方工业也是因为粮土文化想不出机器怎么造粮食。

  第二个时代是机器时代,包括原始资本积累,血汗工厂,科技进步,周期性经济危机,战争,机器时代初期也的确有大的饥荒,如羊吃人,爱尔兰,乌克兰,中国,也证明了清朝恐怖机器是有理由的。这个时代关于怎么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制度,公有制私有制论盛行,两大阵营,军备竞赛,谁主导世界的冷战竞争,总之,机器时代的生产论争论激烈,剥削压迫阶级斗争资本家或企业家谁主导谁养活谁争论不断。

  第三个时代就是,福利主义,消费论。到70年代,科技高度发达,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工业创造了远远超过人生活需要的物质,工业的确使土地增加了数倍的粮食产量,产能提高使人劳动轻松,产能过剩逼得人们只有缩短劳动时间来满足增加就业,产品盈余造成第三产业发达成为最庞大产业催促人们享受生活。

  日新月异的层出不穷得科技变化,使人们把学习交流变成乐趣,劳动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活动,必须活动,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公有制私有制论已不重要,如社会主义中国也以私企为主,西方则因为高税收用于社会福利为民服务成为事实上的公有制。

  剥削压迫阶级斗争之类过时,机器时代的企业家主导的生产论也过时,这时消费拉动经济的福利主义,消费论产生盛行了,举例,哈耶克,米塞斯主要还是强调的是市场大众消费的主导作用,讲所谓无形的手就是大众消费。

  总之,制度论过时了,消费论將风行引领时代。现在如果还在制度论里捣浆糊就会被社会淘汰,如果领导还不与时俱进,认识运用消费论指导国家政策,那么经济就必然倒退,失业严重,收入降低,其危害之大,不堪想象!

  

  施晓渝2023年7月9日

0
0

赞赏码.jpg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