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说:道德实践终需一点智慧因素
智者说工作室 2023-03-21
据说演员孙俪曾经资助了一个“白眼狼”。学费资助他了,他又要手机。在他的意识里:你那么有钱,为什么不能再给我多花点。在道德实践中,其实很多人都会遇到种种困惑和不甘。问题不在于你是否应该从事道德实践,而是你还应该动用一点智慧。
有人需要帮忙了,人们往往会四处张望,看看那个经常做好事的“好人”在哪里?如果那个“好人”稍稍迟钝一点,人们都会觉得不正常、不理解、不舒服,而他们自己却不会主动做一回“好人”。
一件重物摆在那里,人们的目光会不约而同地盯向那个力气较大,平时愿意出力的人,却不会选择两个人合伙抬起来。而在平时,这个力气大一点的人,即便是多吃了一个馒头,都会受到嘲笑。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你总是请众人吃饭,一到结账的时候,众人的目光都会看着你,你如果不去结账,大家突然会觉得不正常了。你经常请某个人吃饭,可那个人请客的时候,未必想到你,在他的意识里,你来总是要买单的,不用你买单的时候,则不必来了。他习惯于你请他,而他要请你的话,却是一个不容易启动的“重要”开端。你上次请他吃了海参鲍鱼,这次你请他吃了大鱼大肉,他不觉得你为他换换口味,而是觉得你没舍得花钱;上次你请他吃的是大鱼大肉,这次你点的菜清淡一点,他还会因为你少花了钱而觉得不爽。
一位朋友参军提干有了出息,把家乡农村的兄弟及其一家人都带了出来,并且从各方面给予帮助。即便是他家已经达到了你家的生活水准,他仍旧怀疑你过得比他好,还应该继续帮助他。他逐渐忘记了感激你,而且从来不会想到反过来帮助你。他习惯于你帮助他,也总是觉得你该帮助他,回过头来帮助你,就成了“倒反天纲”。原本还有兄弟感情,反倒因为你的帮助伤了感情。
人们常说,“升米恩,斗米仇”。你资助他一升米,他会感谢你,你资助他一斗米,反而会成为你的仇人,原因何在?升米和斗米,是一个数量概念,又是一个空间概念,你送给他一升米,他会觉得你并不宽裕,这一升米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很珍贵;你送他一斗米,他会觉得你很富有,不在乎这一斗米,还应该给他更多。同时,在你送出升米和斗米过程中,其中还隐藏着一个时间的概念,你一升一升地经常送,他的心里会不时地生发出一丝小感激;你送上一斗之后不送了,他便会觉得很失望,甚至会骂你越有钱越抠。
即便是在一个家庭内部也是如此,父母总是把好的东西留给孩子吃,留给孩子用,自己不吃、不用。长时间习惯了,孩子逐渐忘记了父母也会觉得好吃、好用,自己吃剩了,用够了,会随便处理掉,想不到应该留给父母。为人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一点,省吃俭用,攒下钱给孩子去消费。孩子没钱了,首先想到找父母要,不会去想父母的钱是怎么节省出来了。孩子有了钱,会追求更高的消费,甚至是胡乱消费,不会想到给父母提高一下生活质量,在孩子的意识中,父母已经习惯了那种节俭的生活。
习惯成了自然,自然又成了合理。总而言之,你把好事做到了你就“该着做”,把帮助别人做到了仿佛“你欠他”的,无疑是失败的。
有一句歌词说的是,“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心”,其实,人心如此复杂,社会怎会单纯?你心怀善良,满腔热情地从事道德实践,需要调动的不仅是道德、情感,还有智慧。道德实践本就是一个心理互动、感情互动的过程,往往需要人们根据实际情况下妥善应对。展望复杂的人生里程,大可不必抱怨“好人”难做,只需切记,要拿捏得当诸般事项,本身就是一门灵性的艺术。
(智者说哲理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