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三言:选自天山鉴客《说古道今话未来》
10.心理需要也是来源于生物的烙印效印
无论什么时空,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各种思想文化和说教方式以及传统习俗传统观念都以先入为主的序列纳入了人的自我向心圈后,形成自我向心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形成,要去改变是不容易的,这是生物的烙印效应确定的。
11.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不断烙印出来的
任何人都不要奢望让每一个人的思想都达到绝对统一,达到绝对认知水平和认识高度。因为每一个人的思想都是各自的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所产生的反应火花。而且这种思想火花在一生中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闪现不断熄灭的过程,所以,任何思想观念的形成和改变都是不断影响、灌输、重复、烙印出来的。
12.真善美是随时空位移而变化的
无论什么需要都是以真善美为原则的,而真善美又是同一时空比较而言的。就个体而言,通常都是以平衡和满足自己的心理为尺度的。就社会而言,通常都是在从众心理支配下,被大多数人认可为评判标准的。真善美随着时空位移而变化的。通常都是伟人、官人、名人、富人以及强势群体起着规范引领作用的。
每日三言:选自天山鉴客《说古道今话未来》
13.为满足需要是不计后果的
人一旦有了需要就要想办法满足这种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是不计后果的。如饮鸩止渴,吸食毒品,假冒伪劣,贪污腐败,抢击强奸,战争恐怖等等的需要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孤注一掷,不计后果的。回顾历史,任何一个不堪回首的往事,哪一个灭绝人性,惨绝人寰的后果又不是因满足一些人的需要引起的呢?
14.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因为在同一时空每一个人七情六欲的心理需要都是一样的,自己都感到痛苦要别人来承受,别人也同样感到是痛苦的,自己都怕吃亏,别人也有同样的心理要求。所以要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在为了满足自己心理需要的时候一定要顾及他人的感受。遇到非此即彼的时候要勇于担当,才能人味十足哦!
15.“与人方便与己方便”道理何在
如果只要求给自己方便,不给别人方便,别人心理受阻,就会生气记住你,当你希望方便时,礼尚往来就有了。人人都这样还会加重积怨,大家都不方便了。如果时时处处与人方便,别人都记住你,在你不方便时,别人都会主动给你方便。全社会人人都这样,人人都方便了。人人都方便了,自己也就方便了。
每日三言:选自天山鉴客《说古道今话未来》
16.你了解为何“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吗
由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真善美都是美好的,都是内心的感受,都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这是利人、利他、利公、利社会正能量能够让人纳入自我向心圈成为自己需要的心理基础。帮助他人就满足了做好人好事的心理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心灵就有美好舒服的感觉,帮助他人的结果也就是快乐了自己。
17.各取所需成就自己是人生存在的意义
人们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扬长避短,各取所需,有的重名,有的重利,有的重权,有的重文,有的重武,有的重情,有的重义。在满足了自己第一需要之后,就要争取得到当时当地社会认可的需要,也就是人的精神需要,也就是人类个体自我实现价值的需要,有了这种需要才能成就自己而体现人生存在的意义。
18.人的发展过程是需要——索取——需要的循环过程
当人们把某种社会认可的需要纳入自我向心圈,变成自己的心理需要时,为满足这种需要,索取的行动也就开始了。当一个需要满足之后,新的需要又萌生了,就如一个希望实现后,新的希望又产生,一个计划完成后又有了新的计划一样,即需要——索取——需要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才是人类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动力原因哦!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