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图书馆 > 国家的出路

4.4.2 事业成败:为大事于其未有,治天下于其未乱

栏目:国家的出路|时间:2023-11-10 21:33|阅读:162

  ‌二 事业成败:为大事于其未有,治天下于其未乱

  

  《道德经》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为无为,按自然规律去行动,不要以个人私智去行动,就不会胡作妄为;事无事,为天下人的需要去做事,做对天下人有好处的事,不要做自己的私事;味无味,以天下人的喜好为喜好,不要以自己的喜好为喜好。与天下人同好同利,老百姓就会自动跟随,得到天下人的支持,事业就能顺利成功。这里,“味无味”指天下人之善,“欲不欲”指天下人之不善。圣人扬善抑恶,态度截然相反。

  老子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大小,把小事看成大事,把天下人的小利看成是国家大事,而不是轻视天下人的小利,否则就难以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拥护;多少,把少数看成多数,重视那些被人冷落的少数人的正确意见,珍惜那些被人轻视的老实人的劳动成果,不要被善于弄虚作假者所蒙蔽、受惯于夸夸其谈者所欺骗。报怨以德,老百姓对自己产生了怨恨,在上者要认真反省自身,及时纠正错误,拨乱反正,要用积德的言行去回报天下人,用感恩的心态去报答老百姓。

  百姓产生怨恨总是有原因的,绝大多数都是由在上者过失造成的。老百姓的怨恨,其实是在帮助在上者纠正过失。只要及时改正过来了,在上者就能够久安其位、高枕无忧,国家政权就可以长治久安,这也是老百姓对在上者的恩德。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对咒骂自己的农民不加责罚,宽宏大量,而是派人调查究竟怎么回事,结果就搞了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得到民心,就有了得天下的基础。因此,报怨以德,就是人民领袖在面对人民群众批评时的正确态度。

  孔子主张“以德报德,以直报怨”,非议“报怨以德”,其实是重视个人私德,不重视天下公德的缘故,因而不是具有人民领袖的圣人,更没有“以百姓之心为心”的觉悟。因此,孔子是仁者,也是智者,离圣人还有一点距离。儒家口头上视百姓如父母,在思想与行为上,却与人民格格不入,这是一种官僚主义态度。只比法家自私自利,唯利是图,恩将仇报,视人民如牛马,比“以怨报德”要好一些。

  老子说:“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希望解决困难吗?请从容易处着眼;想要做成大事吗?请从细末事入手。天下困难,都是从容易处发生的;天下大事,都是从细末事起步的。所以圣人始终不从现象入手,去做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天下大事,而是立足于从本体着眼,老老实实从身边小事去做好。这种从根本入手的事情,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一些源头性的思想、顶层设计的依据,比如关于人的哲学与社会模式等文化理论。文化理论是类似于生命基因一样的东西,通过长期发展与积累下来,就是影响天下的大事。只有做好这样的一些小事,才能做成天下大事。

  因此,一个人会做一些小事,不一定就能做成天下大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有一点道理,但不完全正确。如果只是低水平重复,会做一些鸡毛蒜皮、端茶送水的小事,“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也是做不成天下大事的。治国如此,治学亦如此。一本有价值的好书,就是从一个个概念去清理,把自然道理说清楚,确有新意,与众不同,对天下人真正有帮助,无论厚薄都是好书。现在有人动辄就是百万言,东抄一段,西凑一篇,看起来全面丰富,言之有理,实际上缺乏逻辑,毫无创新,尽管这样的书厚得吓人,这样的学者著作等身,极少数可称百科全书,其余的全是文字垃圾。杂家思想,就是这样一类胡拼乱凑的东西。

  老子说:“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轻视诺言的人,喜欢轻易许诺的人,口惠而实不至,很少做到守信用。因为承诺是需要兑现的,兑现又需要时间、精力、实力。一个人喜欢到处许诺,即使他是真心的,所需要兑现的事情必多,大大超出了他的时间、精力、实力,结果基本上无法兑现。口头上轻易答应别人好处的人,往往没有什么诚信可言。极右派与资产阶级,就是这种“说话不算话”的人。

  只重视表面功夫,专挑容易事去做,这样的人必会遇到很多困难。这里,第一个“多”字是动词,与“多少”解释一样;第二个“多”是形容词,是“更多”的意思。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容易,轻视困难的人,就会出现更多的困难。把困难看得很容易,不去从根本上认真加以解决,而是轻描淡写敷衍了事,走过场,做样子,好搞形式主义与面子工程,即使他想解决问题,也难以真正解决问题。极左派与封建官僚,就是这种“做事不认真”的人。

  老子说:“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圣人是自然守中的老实人,与极左极右的大忽悠不同。圣人把每一个承诺看得很重,不会轻易许诺,只对能够实现的事情承诺;把每一件事情当成困难认真对待,从容易解决的根本入手。在现实中兑现每一个承诺,从根本上解决每一个困难,结果都是一些顺理成章的事情,始终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也就没有不可解决的天下大事。毛主席说过,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圣人之心是相通的。

  老子《道德经》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而败之。故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也。

  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这里,“其”是指天下人心。在天下人心安静的时候,容易维持。领导干部敬业勤政,老百姓安居乐业,天下人心稳定,国家就能长治久安。在天下人心没有征兆的时候,容易争取。老百姓得到丰衣足食,精神就会产生需要,信仰出现真空,要及时进行理想、道义与历史等教育,让老百姓懂得胜利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天下人心开始发作的时候,容易识别。老百姓实现衣食无忧,就要追求个人发展,欲望开始发作,要及时判明哪些是合理发展,哪些是不合理邪欲。在天下人心微小的时候,容易消散。对于老百姓的合理发展,比如追求受教育、社会保障、民主的权利,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去满足;对于老百姓的内心邪欲,比如自由化、私有化,极左极右的思想,要及早想办法加以消散。否则,“两叶不去,将用斧柯!”阻碍发展与放纵邪欲,对天下人与国家都是有害的。

  因此,“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圣人行动在天下人心尚未出现之时,实现天下太平,理想教育优先。治理在天下人心尚未混乱之时,满足合理欲望,消除错误思想。圣人有所作为,在于困难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圣人治理国家,在于社会还没有动乱的时候。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在困难容易解决的地方抓紧抓好,把邪恶消除在萌芽状态中。毛泽东发动“文革”,对官僚腐败、等级特权意识的治理,就反映了有远见的圣人思维。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很粗大的树木,是从毫末小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大的楼台,是从土方垒石积累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的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因此,量的积累,可以导致质的飞跃;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面对天下的巨大困难,是勇于挑战,还是设法逃避,决定着这个党、国家、人民的前途和命运。逃避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勇于挑战才有前途。不从根本上解决,就会被困难压死;从根本上解决,就把困难踩在脚下。事实上,始终有勇气去面对困难、认识困难、解决困难,就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当前,消除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社会腐败、等级特权等问题,拨乱反正,救党救国,其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也不是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具体地说:

  第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纠正文化理论上的一个个错误概念入手,理论先行,革命纠错,创新发展,使科学发展观理论彻底化,重建共产主义的人民信仰;

  第二,人民立场,保民立国。从纠正国家政策中的一个个错误观念着眼,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科学发展观。判断的标准不是知识,不是背诵教条,而是根本立场,是对人民群众有无真感情;

  第三,关键在党,反正救党。从纠正领导干部自身的一个个错误言行开始,认真整党清党,真正搞好党的思想建设,真正成为一支人民文化武装的革命政党;

  第四,党的领导,人民领导。必须坚持党领导军队,坚持人民领导政府,坚持“真人、好人、自然人”领导全社会。共产党绝不能放弃对中国的领导责任,任何领域都要实现人民的领导权;

  第五,群众路线,血肉联系。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成功法宝之一。脱离老百姓一事无成,敌视老百姓自取灭亡,抱怨老百姓于事无补,指责老百姓没有天良。只要共产党人真正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我们党就拥有巨大的力量,就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群众运动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事情就很容易办好。

  因此,治理天下从产生困难的根本源头抓起,拨乱反正从国家领导人的一言一行做起,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一点一滴的认真落实,全党全军抓紧抓好,坚持下去,党国可救,人民拥护,不出二十年,共产主义必定实现!

  老子说:“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而败之。故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极右的胡作非为者,必然败坏国家;极左的固执己见者,必然丢失天下。圣人不会胡作非为,所以不会败坏国家;圣人不会固执己见,所以不会丢失天下。老百姓做天下事情,往往凭一时兴趣,一腔热情,缺乏耐心,缺乏远见,总是在新国家刚建成就松懈下来,不懂得巩固发展因而难以持久,结果前功尽弃,“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因此,有一句话说:小心谨慎地对待胜利成果,始终如同事业刚开始一样。只有居安思危,善始善终,继续革命,始终如一,才不会出现天下得而复失的败事。

  老子说:“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也。”圣人总是去做众人不肯做的天下大事,做一个仰望天空的人;不看重众人很看重的难得稀罕的财货之物,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学习那些众人不肯认真学习的经验教训,纠正众人浮躁不实与极左极右所犯下的过失。圣人帮助天下万物恢复其本来命运,以自然规律、天下共生、大公无私为准则,而不把私知、私利、私事、私欲等个人意志强加于人,因而圣人不敢为天下先,不会去胡作非为。

  在当代中国,要想真正“救党救国”,就不能按个人观点或个人利益去做,比如极左派的僵化保守,极右派的唯利是图,一些领导人喜欢鬼神形式主义等,必须坚持天下道义,人民立场,坚持实事求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科学发展观理论彻底化,从而帮助党和国家回归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按照人民利益的根本需要去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科学发展观,把德才兼备的老实人选拔到主要领导岗位上去,为党和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做大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各尽所能,有能力写作的搞写作,有机会宣讲的做宣讲,有渠道通达的去通达,尽职尽责,做好身边每一件小事,最终才能做好这件伟大的事情。共产主义现实可行,就是共产党人的时代使命!

0
0

赞赏码.jpg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