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图书馆 > 朱云川文稿 > 其他文稿

朱云川:‌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历史观

栏目:其他文稿|时间:2023-10-02 11:38|阅读:225

  ‌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历史观

  作者:朱云川

  

  内容提要:本文以有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分误读的批评为起点,具体地分析了造成误读的根本原因和两种常见错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本质是辩证的决定论, 不确定性只是表面现象,确定性才是未来世界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必然性、偶然性、不确定性、辩证的决定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历史观认识,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当前,有的同志提出了重新认识和界定必然性和偶然性哲学原理的问题,得出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历史选择论的结论。这种"面对时代特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初衷和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该文对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本质有着严重的误读,即使是同样来源于现实生活的观点也只有部分是合理的,其结论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本文拟对上述观点和结论作一些肤浅说明。文中欠妥之处,敬请批评赐教。

  

  

  A、哲学原理的误读

  

  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呢?关于"重新认识和界定"的问题,就意味着允许有一个自定义状态。但是,如果把这种自定义后的东西当成是传统理论固有的观点,就明显是对传统理论的误读。该文正是出现了这样一个失误。具体说明如下:

  

  一、该文在偶然性的传统定义"尾巴"上错误地添加了"趋势"二字。传统理论中,必然性才是一种趋势,偶然性只是现象或情况。当偶然性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时,它就转化成了新的必然性。例如,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出现之前,交换行为是偶然的,背后隐藏着某种必然性;而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产生以后,交换行为就成为新的必然的,仍然表现为大量的偶然性。这是传统理论的一个经典例证。

  

  如果将此时的新的必然性,仍然当成是过去的旧的偶然性,使之与旧的必然性并列为"两种趋势",就会导致由于事物发展阶段不同步引起的结果不可比,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该文建立在"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客观世界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两种趋势"基础上的观点,就脱离了传统理论自身可能的发展趋势,陷入了"片面夸大偶然性作用"的唯心论泥坑。

  

  显然,对偶然性给予必要的重视和足够的估计是完全合理的,但"片面夸大"就是错误的。不认识偶然性,我们又怎能去抓住必然性呢?有的人犯有轻视偶然性的教条主义错误,是在于他们根本就没有读懂"透过偶然性抓住必然性"的自然辩证法"教条"。说白了,他们还算不上合格的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者。所谓"透过偶然性",不就是要求我们去重视和研究偶然性因素吗?

  

  二,该文认为,传统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偶然性因素有时会导致事物发生质变"的问题。其实不然。由偶然性因素引起的质变,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可称为"遗传", 是旧的必然性维持着主导地位的向前跃进,实现新质的转化;另一种可称为"变异" ,是旧的必然性丧失了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异质的转化。该文所强调的,正是立足于异质的转化的变异过程。

  

  显然,该文滑出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的基本范畴及其正确结论,而诉说着别的什么东西。该文指出:"偶然性中也包含了人们没有认识到的事物的本质联系"。这句话,如果按偶然性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原理作解,就是合理的;如果按其"自定义"后的观点,把旧的偶然性等同于事物经过一定发展以后产生的某种新的必然性,就犯了由于发展阶段不同步引起的结果不可比的错误。

  

  三,传统理论认为,必然性是事物 的本质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偶然性是事物的非本质联系,使事物的发展过程显得丰富多样。因此,必然性决定的运动方向是时间性的,具有单向性,总是表现为一种必然性与另一种必然性的新旧或异同替代过程;对同一事物而言,两种必然性是不可能并行不悖的。偶然性所决定的存在形式是空间性的,因而具有多维性,表现为多种偶然性因素之间的综合与竞争,不同的偶然性因素是能够共存的。在传统理论中,作为本质的必然性,与作为表象的偶然性是无法比拟的。

  

  该文把某些人只知固守旧的必然性,而忘记了透过新的偶然性去把握新的必然性所犯的"丧失机遇"的错误,归究为传统理论本身的错误,这个结论无疑是很片面的。比如,在当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如果只是牢记"共产主义必然要战胜资本主义"的经典教条,而忽略了透过我们身边出现的种种新的偶然性去抓住"资本主义有可能复辟"的新的必然性,从而因丧失革命警惕性导致资本主义复辟成为事实,难道能说传统理论本身不对吗?当然,传统理论本身也可能有错误,持科学的怀疑态度是可以的。

  

  四,该文明确承认传统理论中的相互依存原理,没有明确提到其相互转化原理,而把后者当成了自己的新发现。该文断言:"必然性不是本质,偶然性也不是现象,偶然性决不是必然性实现自我目的的手段和插曲,而必然性更不是站在偶然性背后无所不能的'上帝'"。这里,该文运用了宗教感情的力量,激情高于理性,它彻底抛开传统理论的基本定义,进入所谓 "重新理解"的自定义状态。

  

  在任何新的学术建设中,基本概念和范畴都是万丈高楼的奠基石,自定义是完全必要也是无可非议的。对于传统理论而言,必要的自定义,往往是突破传统的理论创新,即"新质的转化";不必要的自定义,则是脱离旧制的自我异化,即"异质的转化"。比如,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新质的转化,而"全盘西化"等理论则是异质的转化。该文的自定义,只是一种异质的转化,因而是不必要的,它的立场、观点和结论固然有其言之成理的某种片面合理性,但已不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内讨论了。

  

  五,传统理论指出,科学的任务就是要透过复杂的偶然现象来揭露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必然性。这里的"透过",就是要求我们去调查去研究,就是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认识。该文不满意于传统理论"仅从客观方面去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立场,提出要"同时从主观方面,从认识论方面去理解"的观点,并没有能真正跳出传统理论的如来佛手心。该文没有意识到,自己不经意中拿起了传统理论中的"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法宝,用它来解构必然性和偶然性基本原理。但这一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

  

  因此,把经过自定义后的个人观点偷偷地加在传统理论身上,然后通过肯定传统理论中的这个观点来自圆其说;或者无意识地运用传统理论中的某一科学原理,经过改头换面后来解构传统理论的另一基本范畴,以自己立足处的真理性来虚伪地反证出被解构对象的荒谬性。这两种作法,都是理性的狡计。

  

  

  B、历史观的失误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本质是什么呢?该文直觉地认识到,将必然性和偶然性基本范畴直接应用于历史观上是不可能的,提出要"同时从主观方面,从认识论方面去理解"和界定必然性和偶然性,无意中找到了传统理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一般发展规律的"新"法宝。正是有了这个"新"法宝基础,该文结论才因其部分合理性而具有很大迷惑性。

  

  所谓必然王国,就是指人在尚未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规律之前,没有意志自由,行动受着必然性支配的境界。所谓自由王国,就是指人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之后,自由地运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境界。传统理论指出,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就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别阶段,则表现为这样那样的偶然性因素。不同偶然性因素的综合与竞争,导致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丰富多样性。当现实决定力量服从于必然性要求时,发展就会一帆风顺;当现实决定力量违背必然性要求时,发展就会停滞与倒退;当现实决定力量部分服从部分违背必然性要求时,发展就会出现曲折与反复。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的历史才显得如此纷繁复杂,充满着种种"不确定性"。

  

  在人类原始社会,人类大致处于必然王国中。这不是说,人类已经能够透过偶然性抓住其背后的必然性,而是说此时的人类社会大致是本能地遵循着事物的必然性规律向前发展的。在这时,人类几乎没有什么选择的自由,处于极端被动的状态。这里的"自由",并不是说人类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真正的选择自由,只能是以"主体选择正确,事物就会向有利于主体的方向发展"为原则,从而使主体选择自觉服从于必然性要求为基础的。在这时,人类所面对的是大量的偶然性,在其中起作用的依然是其背后的必然性。后者是一种当时人类还不能认识到的神秘力量,因而表现为宿命论、鬼神决定论。

  

  进入中间过程时,人类能够透过某些偶然性部分地抓住某些必然性,因而具有了某些可以选择的自由或能力。一般地说,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方向,是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趋势。由于人类只是部分地认识到了这种必然性,更大多数情况下则受到物质与精神的不同需要、主观和客观的相互割裂、政治与经济的相互斗争等不确定因素的严重影响,因此,历史发展就呈现出时而顺利、时而动荡、时而停滞、时而倒退的曲折反复局面。因为主观意志的参与促进或阻碍了人类社会发展,此时的历史就是选择论的。

  

  随着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即服从于必然性规律的革命自觉性也必定大大增强。人类向着有利于主体方向发展的自觉选择,必定会从过去的个别伟圣人的偶然行为,转化成为人民群众的新的必然性行为。选择论的 历史,必将会为新的辩证的决定论的历史所替代。

  

  在共产主义时代,人类大致进入自由王国中。此时的人类,也并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而是该干什么才去干什么。因为人类已经认识了许多事物的必然性即科学的客观规律,所以该干的事情和能够干成的事情就很多,在本质上就不同于人类低级阶段时几乎干不成多少事情的被动境况。

  

  显然,只有充分地透过偶然性全面地认识了必然性,才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由选择的根本保证。中国孔子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子所说的"大智若愚"和"自然无为"等,就是指的这种自由王国境界。此时,人类的行为也可以说是选择性的,但这种选择是以自觉服从于客观必然性要求为前提条件的,通过人类的自觉选择,必然性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因而是一种选择内化的新的决定论,这就是辩证的决定论。无疑地,共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在本质上只能是辩证的决定论。

  

  从理论上说,该文无意中将高级阶段有内在觉悟的"辩证的决定论",与原始阶段没有内在觉悟的"鬼神决定论"等同起来,就是将 "大智"等同于"愚"的肤浅认识,这是一种"只知其表,不识其里"的形而上学观点。可以肯定,该文的历史选择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它只是旧历史观的倒退和复辟,是现代市民社会历史观的理论反映。

  

  

  C、结束语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偶然性因素,这是客观事实。从引发根源上讲,这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能力极大提高的普遍反映,人类似乎进入了"不确定"的偶然性时代;从把握能力上讲,透过这些偶然性因素,为把握更多的必然性开辟了前进道路,人类的自觉性选择使世界向着新的确定的必然性方向发展。只有确定性,才是未来世界的本质特征。不确定性只是未来世界的表面现象。将不确定性当成是未来世界的本质特征的观点,无疑也是一种"只知其表,不识其里"的错误观点。

  

  实际上,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一方面是绝对的增加,表现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观的文明成果积累;另一方面是相对的增加,表现为我们的文化理论严重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危机。前者并不可怕,因为它为人类认识必然性进而改造主观世界开辟了革命道路。后者所以可怕,如果我们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而在实践中选择不正确的话,就会使事物向着不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成为新的必然性趋势,势必就会导致当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现新的挫折和失败。

  

  因此,重视当代偶然性因素的研究,充分估计偶然性因素的作用,透过中国改革开放所面临的纷繁复杂的种种偶然性因素,抓住其背后隐藏的种种必然性,顺应时代发展促进新质的转化,消除思想误区防止异质的转化,努力使体现着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科学的新民主文化理论先行,无疑应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时代任务。

  

  

  二○○○年六月二十日稿

  二○○一年二月二十二日改

  (字数统计:4,921)


1
0

赞赏码.jpg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