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图书馆 > 云川智库 > 网络文摘

‌罗素谈中国崛起:将建立全新的中华文明

栏目:网络文摘|时间:2025-03-20 09:49|阅读:5

  ‌罗素谈中国崛起:将建立全新的中华文明,但有个很坏的近邻要提防

  花开半夏 2024-11-13

  

  1949年,刚建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社会文明。

  与苏联不同的是,中国不仅长久以来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还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超越了世界上很多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其实,早在20世纪时,世界著名哲学家罗素就曾表达:“中国一定能建立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全新中华文明”,“但是中国必须警惕的一个很坏的近邻”...

  那么,罗素基于怎样的事实提出这样的论点?他口中那个中国必须要提防的近邻又是那个国家?

  

  【罗素对于中国未来的肯定】

  

  罗素是20世纪的一位举世闻名的大思想家,他在哲学、数学、历史和文学领域有着深刻的研究。

  除此之外,罗素还对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可以说他是一位百年难遇的全才,对世界影响巨大。

  1920年,蔡元培和梁启超等人邀请罗素前来中国讲学,彼时48岁的罗素已经是世界闻名的学者,他抱着对中华文明的极大兴趣来到了中国,并在中国生活了一年。

  这一年中,罗素不仅仔细研究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还经常与蔡元培、梁启超等当时中国最顶级的学者,一起研究中国、探讨世界,并留下了很多精辟的论断。

  尽管当时中国还是处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中华民国时期,但罗素敏锐地观察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现行政治经济体制的深远影响。

  他认为,与西方传统资本主义不同,东方的中国,由于其文化上的独特性与传承性、创新性,将显示出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后来我们都知道,事实确实如此。

  30年后,中国就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朝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驶去了。

  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竟然能在几十年前,精准预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罗素先生对中国古代哲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历程,他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充满了好奇心。在诸多哲学流派中,他对道家的思想情有独钟,深入探讨了古代“三教九流”中的道家学说。

  罗素通读了道家的经典论著《道德经》和《庄子》,不禁对这一距今2500年之久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罗素不敢想象,早在公元前,中国的学者就已经提出了“尊重自然”、“无为而治”等现代社会才逐渐被重视起来的理念。

  另外,道家对宇宙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概括,对个人自由的定义,对社会秩序的期许,都影响着古代中国的方方面面,并融入到广博精神的中华文化之中。

  尽管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强调以儒家治天下,但道家的思想却完整地保留进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从而与其他思想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

  这些文化内容不仅在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艺术中展现出来,它更凝结成一种精神力量,世世代代影响着中国人。

  因此罗素认为,这是中华文明之所以能长久存在,并且历久弥新的内生原因所在。

  在与西方文化的对比中,罗素强调,人类社会应该是“没有占有的生产、没有自我主张的行为、没有被支配的发展”。这正符合道家道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主张。

  而西方正是由于强行占有生产和大力支配发展,使得原先的和谐美好被利益去占,并走向极化,从而导致社会矛盾频出。如果长此发展下去,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西方文明的陨落。

  此外罗素还指出,中国很快就会复兴,并且能够建立起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全新中华文明。

  但是罗素在肯定中华文明的同时,还格外强调了中国的复兴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而是会受到美国的强烈阻挠。更重要的是,中国要提防自己的一个并不友善的邻居,那就是日本。

  历史证明,罗素的话确实无比准确,他的预言再一次成为了现实。

  1937年,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此后,中国的部分土地上便到处充满着烧杀抢掠、横行无度的日本人。

  虽然,最终日本战败投降,但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极大地阻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罗素预见到日本会阻碍中国复兴不是空虚来风,实际上他仔细研究过日本民族的心理,虽然表面上日本文化依附于中国文化,但生存环境的多灾多难,使日本人形成了激进好斗的民族性格。

  在那个时代,日本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内在的贪婪与掠夺性质,让资源匮乏的日本不得不寻求外部扩张。目光所及,地大物博的中国成为其野心勃勃的目标。历史的洪流下,这种争夺资源、领土的冲动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必然之势。

  在当下情势之中,它无疑会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迅猛进步构成阻碍和干涉。近年以来,美国屡屡挥舞大棒,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实行制裁和垄断行为,阻碍中国发展的步伐不容忽视。

  这让我们感叹这位大思想家的智慧的同时,也要坚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势在必得,世界的未来要看中华文明。

  那么,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一天天衰落下去,而中国却在一天天地崛起?

  

  【西方的没落与中国的崛起】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等一切相关事务,经济是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后来,随着工业的蓬勃发展,社会结构逐渐发生剧变。资本家的身影开始崭露头角,工人阶层也随之崭露,共同构建了新时代的景象。

  当资本家和工人的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原先旧的封建制度就不再适合工业社会的发展。

  因此,代表资本利益的新兴阶层,开始发动武装革命,旨在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一个适合资本发展的社会,由此,资本主义制度才开始出现在世界上。

  欧洲工业革命发生后,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世界各国逐渐确立下来,并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以“机器”的形态改变了原来的社会面貌,并影响到世界的政治、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

  当人们满怀信心地以为资本主义已臻完美,必将一统天下之际,其发源地欧洲却频频内讧,冲突不断。这些纷争与矛盾如同狂风巨浪般汇聚,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仿佛是对这一社会制度的严厉控诉。

  接连的两次世界大战像沉重打击重创了资本主义国家,曾经生机盎然的画卷不再。经济和社会的“伤口”日益显露,元气大伤的国家面对的不再只是简单的种族主义或地区冲突,而是复杂的经济困境和种种社会问题逐渐浮现的严峻现实。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纷扰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必然的脉络。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观察,揭示出:

  资本主义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矛盾的气息,这些矛盾的根源在于其内在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带来的生产的日益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仍为私人所有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潜在的张力,一种如影随形的冲突。

  面对现实,资本家似乎只需坐享其成,无需亲力亲为地参与生产劳动,便可收获大部分的果实。此种境况无疑像是工人群体的辛勤劳作被悄然剥夺,宛如剥削之风无声无息地侵袭。

  而正是基于此,马克思站在了工人阶级一边,创立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如暗流涌动,不断积聚社会张力,仿佛一张紧绷的弦,时刻面临断裂的风险。资本的贪婪本性如狂风肆虐,无序扩张,使得国与国之间纷争不断,摩擦连连。最终,这些矛盾与冲突如暴雨倾盆,汇聚成汹涌的洪流,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性大战,世界被置于风雨飘摇之中。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压下,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的生命力遭受重创,资本主义体系的辉煌不再。世界似乎失去了一种方向感,未来显得黯淡无光,整个地球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手持马克思主义,肩扛工人与农民阶级,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开始在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世界上,建设以工人和农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崛起初期,外国人对社会主义并不看好,世界各国也不以为意:不过是又一个苏联罢了,最后还不是要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尽管在摸索前进的路上,我们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最后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不仅不会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且比任何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都更具有优越性。

  1978年,我们党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在坚持本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开始在经济和贸易上与全球各国开启广泛合作。

  这为中国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动力和广阔发展的前景,中国经济开始逐渐在世界发展中拔得头筹。到了21世纪,中国已经超越了一众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仅用了30多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的路,并且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证了社会的长期稳定,这是在以往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出现过的现象,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但就在中国快速崛起的时候,西方的资本家们开始害怕了,他们害怕中国如果以现在这种速度发展下去,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陆续灭亡,世界将变成社会主义的天下。

  于是,他们便开始诋毁和攻击中国的社会主义,旨在将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扼杀在襁褓之中。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开始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并不断拉帮结派、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

  但中国并不会因此停止发展,优越的社会制度和悠久灿烂的文明决定了中国具有光明的未来前景。而这种未来不只是中国自己定义的,西方的一些学者早在20世纪就曾预见过此种情况的发生,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因比所说:“东方的希望在中国,中国文明将一统全球!”

  

  【结语】

  

  纵观历史,多灾多难的中华文明,在一次又一次地沉重打击中并没有倒下,而是顽强地站着走了过来。

  磨难反而锤炼了我们的意志,强化了我们的动力,催促着我们建立起新中国,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快速发展前进了。

  当然前进的道路肯定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迎来来自外部的各项挑战,这些外部挑战确实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进步,延缓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

  但,这并没有改变我们复兴的决心。

  资本主义国家的打压与孤立反而使我们更加充满动力,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个别国家能阻止的,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实现。

  正如罗素所说,世界的未来看中华文明!

0
0

赞赏码.jpg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