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中真正想要的东西
——黄可清文章评述
这是十多年前的一篇旧文。是在当时的中国思维网对哲学爱好者进行点评时写就的。微信聊天,方才得知一位名叫“芄籣之支”的竟然是十多年前认识的网友黄可清,想不到他换了这么个“马甲”。他至今仍然保留着我赠送他的书。他与我所熟悉的贺君山、梁思奇等人都是湖南人。“惟楚有才”说的当然有点过。楚地多才,却是可信的。现将旧文重发。
在网络上初识唐融儿(黄可清)便一直以为他的年纪会比较大。此公文笔流畅老道,懂逻辑,通诗韵。没有几十年的功底是难以练就的。后来从他的自传中方才得知,他其实很年轻,而且只读到高中一年。
他的文章类型很杂,有哲学方面的,有文学方面的随笔、诗歌,甚至还有研究书法、戏剧方面的。通过他的经历和学识,不由得引发我们对现实教育体制的反思:那些在家里读得进书的人,必然会对某一门学问有着独到的研究。至于如今的那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则更像一个名利场,许多人是浮躁得做不进学问的。
黄可清对逻辑有独到的研究,然而更令我敬重的,是他的那一份清醒:“在逻辑无法达到的地方,就需要直觉”,这是因为我曾经深深地体会到直觉所具有那种创造力。如果我们仅仅按照固定的逻辑去思维,我们的思维就难以实现跨越性的创造。人们把逻辑摆设得如此清晰,对于思维过程中的创造性机理却没有研究透彻,那一片朦胧的领地就是灵性的直觉。
好的文章,大多能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中心观点。她是思维反复反复,搓来揉去,最终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一种结果。而这种结果大多被智慧的人们用作文章的标题,让人一看,就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黄可清的文章如《思维设定了逻辑》、《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优美与崇高》就是这样。这些文章在网络上一发表就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黄可清在自传中这样写道:“如果说我在哲学上建立了多少东西,还不如说我破坏了多少东西!如果人类的理性是一盏灯的话,那么知识就是光明,可是当这盏灯照亮的地方越多,我们所接触的黑暗面也就越多。在哲学中,我们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往往引出了更多的问题。我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引出了更多的问题,其实到最后我一无所获,我只是将哲学中的诸多问题推向了更前沿,有些可能是推到了悬崖边上。但是我有选择吗?没有!我只能继续前行!在追求知识的大道上,我就像一只小小的萤火虫翱翔在漫无边际的夜幕中......”
黄可清的文学笔触细腻而流畅,假设他转向文学,也会有所成就。他在《宽容是一种美德》中记述的自己弄坏了邻座女孩铅笔刀的故事,那种心灵情感的脉动令人感同身受。
他没有正式工作,在电话闲聊中得知,为了维持生计,他只能在家乡的小镇上摆摊卖水果。水果总需要新鲜的,一旦烂了,就需要扔掉。在扔掉那些烂水果的同时,他会扔掉自己的哲思和文笔吗?写下上述这些文字,最终归结为一个真诚的祝愿:不要。因为这里面有我们一生中真正想要的东西。
黄可清,黄河可以清澈。这注定是个梦想,黄河变得清澈了,那还叫黄河吗?然而,世界上许多的事物时时都在发生着质的变化,黄河为什么不会有清澈的一天呢?人有梦想,真好!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来源:智者说工作室 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