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本源的五个创新观点
云川智库 2024年12月22日
谁是不是圣人,根据是什么?
网上,谁是不是圣人?争议很大。比如,在当代圣贤朱老师的评论区,不时看到与张祥前有关的留言,意思是有外星人经历的张祥前不仅是圣人,更是紫微圣人。根据什么呢?统一场论。
好巧不巧,朱老师年轻时候,也思考过宇宙本源、微波辐射与质能方程等问题,参考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一个数学公式,为此写过一篇科学论文,曾经整理出来发表在网上的,现在找不到了。
当然,具体公式因为没啥用,已经忘记了,具有创新的基本结论倒是记得几条,这里写出来仅供参考。
关于世界本源的五个创新观点:
其一,宇宙的本源是能量,不是物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片面的。
运动本身是能量,物质是相对静止的能量。物质因不同结构而有差别,运动因不同方式而有差别,但能量只有大小,本质上无差别。
其二,光速是纯粹运动的极限速度,即波粒子质量为零时可达到的最大速度。
在可见光、宇宙微波辐射、物质之间,存在一系列不同能量状态,速度和质量成反比。在同一能量状态下,速度越大,质量越小;速度越小,质量越大。因此,不同种类的光波或粒子,速度是不同的。
其三,物质因结构不同吸收或释放能量不同。
生命基因决定物种结构,因具有不同结构吸收能量而增长与重建;每个生命体都是相对独立的太极,在一定物质结构内处于能量动态平衡;生命因结构缺陷或破坏致能量流失而死亡。
其四,空间三维和时间一维,只是描述现实世界尤其是生命存在的普遍方式。
除此之外,低于三维和高于三维的异维空间,只存在于数理逻辑思维中。时间只是一种人为刻度,不具有绝对一维意义。
其五,人类社会始于自然人(活人),这是一种三位一体本末有序的生命太极状态。
自然人(活人)因精气神、知行果的不同方式,而呈现不同的人生命运,具有不同的道德境界。同理,人类社会因天地人、文经政的不同排列组合,而呈现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能级状态。
在此基础上,1998年产生了朱云川的两大原创哲学成果——社会发展模式论(A+B+C)和共同主义哲学(ABC),解开了人类社会基因——不同社会形态(八卦组合)、社会模式(先后排列)、社会运行(五行生克)的文化之谜。
朱云川
202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