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与周有光,文化批判的优劣标准
云川智库 2024年12月20日
最近,网上有人撰文力挺周有光,批评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中国的”和“三十年河东河西”。
比如,季羡林说“文化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1世纪是东方的”或“21世纪是中国的”。
单就上述两个观点而言,朱老师是赞成季羡林的。
首先声明,朱老师是古今圣贤天爵榜建立者,属于公道正派,实话实说。朱老师的立场观点,与占主流文化的马中西或左中右都不相同。
一
朱老师指出,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化和文明,都是自然人(活人)的思想产物。
在西游记里,孙悟空结拜的七兄弟,主要代表七种人格:自然人(活人、美猴王)、文化人(精英、牛魔王)、经济人(富人、蛟魔王)、政治人(官僚、鹏魔王)、木偶人(组织、狮驼王)、社会人(关系、猕猴王)、虚拟人(鬼神、禺狨王)。
区别在于,是符合还是违背自然人(活人)思想的产物。其中,符合活人思想者,为圣贤道德;违背活人思想者,为庸劣塞道。
从违背到符合,叫改邪归正,比如肉眼凡胎的唐僧和猪沙白,值得肯定;从符合到违背,叫人的异化,比如私心杂念的妖魔鬼怪,必须批判。
一般来说,同一个问题出现两种截然对立观点,且长期相持不下,那一定双方都是错误的。
比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儒家与法家,左派与右派,等等。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看谁错得更远而已。
一正百邪,一对万错。
如果一方是正确的,另一方是错误的,哪怕是众寡悬殊,双方的争论也是不可能长久的。
二
关于季羡林的上述两个观点,朱老师有文章专门说明。
相关文章:
文化(社会思潮)是否存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21世纪属于东方,属于中国的道德哲学
这里,补充一下周有光的基本观点:
周有光先生批评了季羡林提出的“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之论,说世界文化的接力棒传到中国来了,许多人为之兴奋。周有光先生表示不参加这些讨论,他说文化流动不是忽东忽西、轮流坐庄,而是高处流向低处、落后追赶先进的关系。“河东河西”论是由“自卑综错”变成“自尊综错”,“没有任何事实根据,只是‘夜行高呼’的懦夫壮胆”。
周有光先生反对国学之说,认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以其国来命名学问的,“学问都是世界性的,是不分国家的。”他说:“国民党时代已经有人写文章分析‘国学’两字的不合理,到现在还用‘国学’,这是没有进步的表现。”……“复兴华夏文化,重要的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不是以传统文化替代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文化辅助现代文化。”
相关文章:周有光批评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中国的”和“三十年河东河西”
朱老师点评:
其一,文化(社会思潮)流动问题。
周有光说:文化流动不是忽东忽西、轮流坐庄,而是高处流向低处、落后追赶先进的关系。
文化从高处流向地处、落后追赶先进,在真正的学术道德中存在,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比如,庸劣塞道、不懂装懂、曲学阿世、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属于应该如此,而不是必然如此。
反之,社会思潮大都是左右(政治左、经济右)摇摆,两极震荡,三十年河东(政治左),三十年河西(经济右),都是无道缺德、没有道德(文化正)的历史表现。
其二,国学(国家学说)存在问题。
中国自西周以来,三千年都有国学之说。
西周的国学,指国家建立的天子向民间圣贤学习的最高学府,具有三大职能:天子乞言(请教治国理政、修身养性的公开平台)、国学养老(七十岁以上民间圣贤)、圣贤教育(贵族子弟、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道德哲学教育)。
国学后来指国家学说,不同于儒家学说、或诸子百家等传统文化,而是国家领导人推崇的主流意识形态。
比如,秦国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秦始皇穷兵黩武,统一六国,却二代而亡;
西汉文景用黄老,汉武早年用兵好战(儒术宣传钳制言论),晚年弃儒归道,昭宣道法并用,王莽用儒教亡国;
唐朝道儒释三教并用,以道为尊;宋明君王迷信道教神仙(宗教);汉唐明清早期太平盛世,均用黄老(老子《道德经》)之术;
大清亡于儒法(中体西用);民国用孙中山三民主义(社会主义),新中国用马克思主义即共产主义,都是国学。
当今世界,西方国家内用资本主义(法家)和基督教信仰(宗教),外用帝国主义(兵家)和科学技术(墨家),无一不是国学。
比如,科学技术(墨家)、民主法治(法家),在西方属于现代文化,在中国属于传统文化,处于二三流水平。
综上所述,季羡林的观点,儒学水平或许不高,胜在方向正确。周有光的反对理由,也是站不住脚的,上述两个观点都是错误的。
三
西方要学习中国的道德哲学。
人类文化的前途,不是文化复古,也不是文化更新,而是回归中国的道德哲学。
具体讲,就是以道莅天下,道本墨用,道在德先,文化先行,政治左、经济右围绕文化正,而上下左右波动,共同为人民服务。
西游记里,就是政治沙和尚(左)、经济猪八戒(右)服从圣贤孙悟空的文化(正)领导,带领着文艺宣传白龙马(中),共同为凡人唐僧的西天取经(人类精神解放)事业服务。
总之,朱老师赞成季羡林的上述观点,主要不是看季羡林的立论依据和周有光的反对理由,而是看历史事实本身如何,叫道法自然。
朱云川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