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做科研“坐10年冷板凳、一生干一件事”,是什么支撑他们走下去?
云川智库 2024年12月16日
以下文章来源于睛鸿学术 ,作者Gavin
大家想象中的院士:
· 在日常学习和交谈中,给学生的印象和蔼可亲,上课讲的又详细又生动,即便是一些很难的课程,学生能听懂而且还不容易溜号。
· 日常生活也比较纯粹,早上和晚上可以看到他们骑着自行车打太极散步下棋的场景,简单朴素又很精神幸福。
· 科学研究重点在于为社会做贡献,以国内急需填补空白的研究方向为主,理论推导完全是自己建立的体系,实验设备也是自己东拼西凑从头搭建起来的,经过数十年的长期钻研,逐渐在某各细分领域实现突破并应用于社会发展中。
· 科研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指导和关怀,及时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毕业后充分掌握科学研究的能力,也充分感受到院士在科学研究中的严谨,和对科学研究和祖国的热爱。
上面这种院士,大概率是父母小时候讲给孩子听的,或者大众从新闻宣传中听到的,这种院士一般活跃在改革开放前。
现实中这样的院士还是存在的,他们一般已经八九十甚至百岁高龄,有些人仍然活跃在课程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笔者上学时有幸接触过不少这样的院士。
这些院士活跃的时期在改革开放前后,与国外隔绝的情况下,理论体系只能自己推导构建,实验设备也只能和学生一起从头搭建,通过各种方式淘到零件然后组装起来,然后开展实验。
在这个过程中,院士和学生同甘共苦而且可以学到很多,当时的学生也不多,院士们本着培养祖国未来的想法,对培养学生也很积极,所以虽然条件比较差,对学生的培养其实是比较完善的。
因为当时的社会仍然一穷二白,怀着爱国热情和按照国家的安排,这些院士的研究方向基本都是社会发展急缺的地方,比如在一些领域,很多老院士是从事金属物理和材料生长的,然后把成果应用到冶金等行业中。
而现如今的院士,年纪在五六十岁上下,就笔者学生时代的观察,很多人的表现其实是这样的:
· 基本不参加授课活动,除了网站上院士一栏的介绍外,学生很少能看到这些院士的身影,他们中有不少人是兼职的,而且同时挂名好几个学校,研究所和流动站,少数参与授课的院士,授课质量也很一般。
· 课题组规模异常庞大,有数个小老板坐镇,分别负责组内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实验设备,旗下又有数十位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和非升即走工作人员,组成流水线式的论文工厂,院士作为课题组大老板,拿着学生青椒和小老板产出的成果进行宣传,拉取经费维持课题组运行。
· 实验设备十分丰富,基本都是用大笔科研经费从国外设备公司直接买进的,可以用财大气粗来形容,整个院系中相当比例的科研经费都被垄断。
· 研究方向以容易发高影响因子的热门领域为主,不在意研究方向对社会发展和产业对接的影响,最好是那种让学生青椒用设备疯狂肝数据就能写成论文的模式,这样可以确保流水线产出。
· 对课题组学生的指导几乎为零,即使学生想主动问问题也难以找到人,组会只是大老板听取汇报工作进展的时间,硕士博士毕业答辩的时候,连自家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 频繁参与行政社交和企业活动,出没各种由行政领导,企业高层组织的活动和酒局,拉近和领导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寻求企业赞助和行政级别,有任何机会即寻求向行政领导或者企业合伙人的转变,离开科研领域。
· 在院系中的地位极高,可以干预院系在招聘人才上的规则和决策权,如果想留在学术界谋生,大概率要经历一段给这些课题组起早贪黑打工的时间,不论这个时间是在读研读博,还是做博后和非升即走的时期。
这样的院士,在学生和青椒时代还是坐过冷板凳的,因为他们还是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时候,大多是上面这些老院士的学生和助手,或者以国家的名义送去海外留学做访问学者。
在老院士的言传身教,或者国外当时更加优秀的科研教育下,他们养成了良好的科研能力,发表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得以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不过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在拥有独立课题组成为大老板后,所谓的坐冷板凳就基本不存在了,他们一般只追热门容易评奖评优的方向,至于那些真正坐冷板凳的学者,按照目前的评价体系,他们也拿不到院士的帽子。
一辈子干一件事也是不存在的,这种大课题组有好几个小老板,可以同时拓展很多细分的研究领域,哪个方向热就主攻哪个方向,这个习惯在他们有独立课题组后就养成了,然后一路评奖评优最终拿到院士头衔。
至于对科研的热爱,已经基本上没有了,不少院士刚评上没多久就不做科研了,或者转去当行政领导,或者去企业挂科学顾问,科研只是谋生的工具和饭碗而已。
支撑老院士走下去的,是对祖国和人民的信仰,是对科研的热爱,是对祖国花朵培养的重视。
至于支撑现在的院士们走下去的,当然是钱和名利,他们可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尚。
突然想起来之前方岱宁院士不甘寂寞搞了个大瓜。方院士在学术研讨会直播期间被 34 岁女博士狂吻。双方均已婚,且方院士的老婆也是他以前的博士生。方院士是会玩的。
哦,原来院士坐的不一定是冷板凳,也可能坐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