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图书馆 > 马学资料 > 传统教科书

马克思主义成为生活方式:问题与应对

栏目:传统教科书|时间:2024-05-29 11:01|阅读:56

马克思主义成为生活方式:问题与应对

  郝凤 张志丹 马理论者 2024-05-13

  

  提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对世界产生如此广泛深刻影响的科学意识形态,对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指导思想,面对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围绕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的界定、难点、主体和践行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与回答,对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意义不言而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

  

  作者:郝凤,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张志丹,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234

  郝凤,法学博士在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要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张志丹,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一级学科带头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兼任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上师大分中心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研究基地主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列宁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上海市委讲师团“四史”专家宣讲团成员、上海市委讲师团“党史”专家宣讲团成员。

  主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和经济伦理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16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4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项,荣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作者金榜、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多项智库报告被上级有关部门采纳。荣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

  尽管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对世界产生如此广泛深刻影响的科学意识形态,但是真正成为人们的信仰,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并非轻而易举、如人所愿。即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的难度依然不小。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更多地关注日常生活、社会生活,让它不仅成为一种令人向往的、充满诗意和美好的观念形态,还成为一种指导人民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人们能够通过体力、脑力、情感等劳动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并能够自由调控闲暇生活时间、不断扩展生产生活空间,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保障,这样的一种美好期许需要建立在扎实的研究分析之上。需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的界定、难点、主体和践行等一系列问题加以阐发分析。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

  

  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这一概念的阐释,首先我们需要回答生活方式是什么?作为科学范畴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多层次、多学科的复杂概念。从广义上来说,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的,包括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在内的人类从事的一切社会活动的总称。具体来讲,限指日常生活领域的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总的来说,生活方式组成要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活观念,是人们对待社会生活所持的基本看法、观点和态度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体系,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具体体现。生活观念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受到社会生活实践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一定的生活观念一旦成熟定型,就会反作用于社会生活实践。二是生活主体,生活方式诸要素中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它包括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群体主体可分为社会集团(阶级或阶层)和整个社会,生活主体基于一定的生活观念和自身生活需要,运用劳动等生活手段获取生活资料,从而实现生活目的。三是生活资料,包括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物质生活资料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规定和制约着主体的生活和消费方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活资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扩容,包括物质生活资料以及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精神生活资料在内的,用于生活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四是生活时间,除劳动时间以外的,用于消费生活资料,从事休闲娱乐和社会活动等的时间。生活时间的长短跟生活活动的节奏快慢呈负相关,二者也从侧面反映了生活方式的发展程度。五是生活空间,生活主体开展生活活动的范围,它包括人与人关系波及的范围和人进行活动的区域范围。随着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生活空间日益扩大,外部自然环境变化和科技的更新迭代对生活空间的影响也愈发显著。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两大基本范畴同时被提出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更确切地说,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1]147一定的社会形态决定了与该社会形态性质一致的社会生活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以来,科学技术带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日趋实证化、功利化,逐渐悬置于日常生活世界之上,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式微,缺乏对生产、生活、生态等深层次的关照和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道精神、批判精神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生产和生活,如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概念。哈贝马斯将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引入马克思主义,融入对现代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重新建构了生活世界;卢卡奇、赫勒、列斐伏尔等对日常生活进行了批判性观审,列斐伏尔认为:“我们的整个生活都被卷入了异化”[2]170;“生活形式”则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理论中重要的主线之一,但他并没有围绕“生活形式”展开解释,而是将其铺陈在世界图景、语言游戏等哲学概念中,引导思考上路。西方生活方式理论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破除,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是生活主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自觉地从事物质和精神资料的生产,自由支配生活时间,共同拓展生活空间,从而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活动形式和行为准则,它是基于一定物质条件的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它既集中于意识形态领域显性存在并发挥作用,又隐藏在社会的物质层面、行为层面,通过人们衣食住行等承载并表现。当然,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范畴,由于社会主义正在建设和逐步完善中,生活方式本身带有时代性、阶段性特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追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基于自身的内在矛盾和结构,处于不断演变发展的状态中,它不是一个静态的客观的存在,而是一个不断超越现实生活状况的社会生活样态,需要同步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重新定义,不断更新延展,在实践中一步一步走出来[3],无法一下子穷尽其本质。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成为生活方式面临的问题

  

  改变世界的不仅仅只有科学技术,生活方式的创新同样能够改变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指导下,物不再支配人,劳动结果对人们来说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力量,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发展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人真正成为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的主人,逐渐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然而,多重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目前还停留在学术层面,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倡导,未能真正落到日常生活中去。需要追问的是,让马克思主义成为生活方式的难点、问题到底在哪?

  

  (一)资本运行失序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与之同向同行,反而为资本的逻辑所裹挟,在日常生活领域最常见和最有害的是“消费优先”“物质至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消费文化借助新媒体营销,将生活方式与消费等同,生活方式概念无形中被偷换成消费概念。眼花缭乱的广告、各式各样的推广让人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总有一种声音在提醒消费者需要什么,导致其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与自身有限的时间精力之间的矛盾愈发冲突。资本以“获利”为原则取向“嵌入”社会,并企图将资本逻辑拓展到其他社会领域,犹如恶魔的触角一般逐渐控制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本深谙人性,它们一边尽情地撩拨消费欲望,一边巧妙有效地控制供给,消费者被无情地按在地上鞭笞。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却陷进物质的陷阱,金钱成为衡量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生活中对金钱的需要成了唯一的需要,人沦为资本的奴隶,匍匐在资本的统治之下。马克思深刻指出,在现代社会中,资本成为“普照的光”,获得了“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4]31,32。“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5]34现代化进程中经济过分商品化、资本化。究其实质,是资本对其他生活领域的非法僭越,导致个体经济理性的释放和张扬,并挣脱家庭生活、政治生活等道德情感约束后的一种“必然”。金钱社会被迫让人接受,人的主体性逐步失落,导致了人的物化、异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生活方式的异化。

  

  (二)文化认同失范

  社会飞速发展,生活日新月异,每一个人都感慨见证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情感上的共鸣却未能完全转化为理想信念上的信服,甚至有人质疑中国搞的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不能实行市场经济等错误论调也是如影随形。究其原因,一方面文化生活快速更迭,社会思潮层出不穷,和“主流”同时存在的“浪潮”奔腾不息,整体的文化环境变得更加快餐化、多元化,这种速成的文化从策划、包装到营销等过程无一不渗透着功利性。由于缺乏分析判断的能力和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多元信息渠道的强烈冲击,思想文化领域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上的唯实证主义倾向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的信仰危机。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历经长期的完善和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增益,加之传播媒介的融合更新,早已深入到日常生活的精微层面,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风俗惯例。受“欧风美雨”“西化”“分化”的影响,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变成生活观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在人们生活中几乎无孔不入,总是无形而又猖狂地迫使人们接受它。没有强有力的精神指引,纷扰的多元文化极易使得人们置身精神荒漠,结果必然是两极分化、物质丰饶与精神贫困并存的“无言结局”。

  

  (三)生产生活失衡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整个社会生活的首要前提。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践表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科技赋能,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也成为各个国家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6]579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在这方面我国也曾走过一些弯路,1958年“大跃进”运动,大炼钢铁超英赶美,“向大自然开战”等,想努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这种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无节制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由于一味地发展经济,忽视自然资源保护,也导致了生态危机。东北的黑土地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3块黑土地之一,长期以来因重用轻养,高强度开发利用等原因,东北黑土层平均每年减少1厘米,生态功能逐年下降,造成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造成了人与自身、他人、社会、环境关系的紧张与异化。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人们也在无形中自我消耗,过度劳动造成人的情感耗竭、工作倦怠等负向效应,人与人关系日渐疏离。社会上部分劳动者的身心处于严重疲劳的状态,甚至濒临崩溃的边缘,给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过度劳动带来的伤害超过了个体甚至波及整个家庭及其社会关系。中国人民素来以勤劳勇敢闻名于世,然而人不是机器,劳动力不是无限供应的,需要再生产,竭泽而渔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使人陷入内耗和虚无的怪圈。劳动本身是一种幸福,然而过度劳动却消解了劳动带给人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变成了机械的、应付的、毫无创新性可言的枷锁。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生存状况,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7]156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异化劳动,即“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7]159。进入21世纪,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上满足的同时保持精神上的欢愉,高压短视的生活方式必然会阻碍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绝大多数人追求和向往的美好生活背道而驰。

  

  三、 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成为生活方式?

  

  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主要回答“如何更好地生活”,从而推动人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之间融洽相处,实现和谐共生,让马克思主义融入大众日常生活之中,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阳春白雪,与生活无涉。

  

  (一)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相互统一

  物的尺度主要体现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在生产领域,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的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1]39。让马克思主义成为生活方式离不开强大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成为生活方式得以实现的客观条件。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主动驾驭市场管控资本,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消费领域着眼于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削减人无节制的消费欲望,倡导绿色消费,超越资本逻辑。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才是真正的主人,权力听命、受制并服务于资本,资本逻辑是社会运行的主要逻辑,资产阶级政党真正代表的是资本的利益。而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是面向大众的,讲究的是以人为价值导向。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我们需要以世界的眼光和时代的眼光两面来看,它不是“特殊”到可以脱离人类生产生活的“另类”,而应是立足时代,融通中外,和人类优秀文明具有共通之处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未来样态。

  马克思主义深入到社会生活深处,成为生活方式,不可能主体无涉,除了国家、社会层面的久久为功,绵绵发力,也需要同个人积极努力相结合。需追问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的主体是谁?毫无疑问,需抓关键抓具体,党员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者、青年大学生等群体是领跑者,广大人民群众是并行者。“究竟如何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构建新的存在状态呢?……但最主要的是,必须老老实实地回到马克思主义那里去。”[8]让马克思主义成为生活方式首先要让关键群体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带头学习和践行,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强化角色定位,关注生活细节,内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带头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则是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的重要助推器。就现阶段而言,美好生活反映了人的主体性、差异性,它包括物质和精神、认识和实践等多重维度。必须紧扣现代化主题主线,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直面中国社会问题,在中国人民的传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化、科学化元素,革故鼎新、移风易俗,为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培育适宜土壤。

  

  (二)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相互彰显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供给的源头活水,它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始终能够根据社会发展、实践变化和科技进步,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创新、有所完善。“指导一种生产方式的理论学说,也可以指导相应的日常生活,甚至可以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9]。让马克思主义成为生活方式首先要牢牢坚持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理论创新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扎根中国大地,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活性,保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张力和解释力。值得注意的是,意识形态常常不是在意识形态之内,而是在看起来是意识形态之外的日常生活中发生作用。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历史著述方面的一切真正进步,都是当历史学家从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会生活深处时才取得的。”[10]150拉康曾经说过,社会辩证法中的人类认知取决于“微观现实”(little reality),即人类每天的基本生活事实:人们使用相互宣称的东西,以及相互感染的小事情。[11]183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及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能量、总结反思、提炼升华。

  倡导一种生活方式,最表层是提倡一种生活理念,深层次倡导的则是价值观念。然而理论与认知之间并不是一一等同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距离,那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换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武器,成为普遍的阶级意识呢?要有思想层面的教导,进行价值观层面的引领纠偏。第一,坚持不懈地开展思想斗争,鞭辟入里地阐明其中的谬误,用理论和事实将错误思潮的危害性呈现在人们面前。组织大量知识分子、意识形态工作者撰写批驳文章,针锋相对地进行理论斗争,把道理讲深讲透,揭露错误思潮的虚伪外衣,在与各种错误思潮斗争的过程中,不断锤炼不断创新,澄明自己的价值理念,争取更多的拥护者和追随者。第二,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宁愿培养一百个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也不要去培养千万个内心固然虔诚却无自己思考的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12]让有信仰的人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去认识分析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问题,让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成为习惯,最终落到实际生活中,在生活中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三,信仰总是包含着信心在内[13],生活方式上要推动价值观自信,就是要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挖掘价值观自信的生活基础和实践根基,着眼于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让群众从现实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彰显公平正义的价值意蕴,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优势,才能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落地生根。

  

  (三)劳动生活和闲暇生活相互支撑

  “理论需要是否会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呢?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1]11新时代,劳动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让劳动本身成为享受,充分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本质,将美好生活的社会建构和每个人的自我建构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新的时代要求。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14]13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劳动实现。为此,必须摒弃工具理性思维,不断进行科技创新,释放劳动力,实现科学技术对人的解放。如今人工智能正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工智能产品也在逐步走入千家万户,大到仿生机器人、无人驾驶,小到扫地机器人、智能音响设备等正逐步由理念变为现实。如何规避智能资本化和资本智能化,让智能化助力人成为真正的人正变为新的研究生长点。

  人是通过劳动不断超越本能而走向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过去人们对劳动幸福的理解,往往侧重从劳动的结果来评定来判断是否有幸福感、享受感,或者又只因劳动过程的辛苦程度就简单地否定劳动获得幸福,劳动成为享受的可能性。实际上,两者不可偏废,劳动理应是劳动的对象性和对象化过程的统一。劳动既要成为享受的过程,也必须能够提供可持续享受的基础,在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中达到一种幸福的状态,这本身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区别于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相比之下,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会让劳动者产生巨大的虚无感。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劳动者在工作的时候丧失了全局感,现代社会的高度分工使劳动者越来越难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因为分工程度高,部分人不得不日日夜夜承担着“拧螺丝”的角色。与之相反,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是全面的、自由的、具有创造性的,它抛弃了人本主义的“抽象价值悬设”,立足人类解放的基本价值立场、高扬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扬弃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和生活异化,实现劳动向人的本质的复归,劳动成为人们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者劳动创造的过程在本质上也是劳动主体确证自身本质力量的过程。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合理分工,各尽其责,生活资料有效供给和合理化配置,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劳动者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得以不断提升,体会到归属、需要和自我实现,每位劳动者都可以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实现人生出彩。

  

  (四)内化认同与外化实践相互结合

  日常生活领域是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的出发点,也是归宿。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悬置于普通群众日常生活之上,其根本原因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空洞缺乏吸引力,而在于大众所认识和接收到的马克思主义脱离了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落地”日常生活,从思想理论层面转向对当下中国人日常生活问题的研究,让马克思主义从“意义世界”走向现实的“生活世界”,是当前极为迫切的任务。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与日常生活无涉的政治符号,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论,它面向大众出场,就是要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唯有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才能持久。唯有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内化为大众的理想信念,为人们认识日常生活提供指导,使人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世界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在场,从中感悟日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在潜移默化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追求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必然的归宿[15]。马克思主义融入日常生活,不仅需要内化为理想信念,还需要外化为实践行动。传统的生活方式是群众长期以来生活的积淀,他们每天重复相同类似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生活方式“惯习化”,有些甚至成为现代日常生活的阻滞力。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不能忽视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推进绿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协同转化。树立命运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的世界眼光、全球视野,为谋求世界大同不断努力。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视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人与自然视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推动双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推动“自然—人—社会”的互利共生,实现人诗意地栖居和人类共同体的繁衍生息。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人民群众新的日常生活世界,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将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植根和培育在人的行为规范和日常器物中,使个体挣脱传统生活方式的羁绊,在生活中感知和领悟科学思想的伟力,跳跃“KAP”(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鸿沟,形成百姓日用之学的做法,形成新时代的家训、家风、家规等一系列体系规范,在实践中经年日久转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为人们美好的生活提供思想的引领和参考的坐标系,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重要基石。

  全文载于《思想教育研究》(京)2021年第20213期 第31-36页

1
0

赞赏码.jpg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