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让一部分人先道德起来
朱云川
老子,字老聃,名李耳,春秋末楚国人。年长于孔子20岁,做过东周王室藏书吏。孔子曾问道于老子,回来对弟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或许,“老子”并非一个人物,而是一种笔名。比如,老子“脑子”,老聃“脑袋”,李耳“道理而已”。圣人都是明白的老实人,实话实说,通俗易懂,和蔼可亲,一点都不神秘。
一、为什么不懂老子
当今世界,有识之士都看好老子思想,许多人都在读《道德经》,国内外出版了不少版本,大家越学越糊涂。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数人看到的、想要的与应该做的,往往是背道而驰、舍本逐末、南辕北辙。大致有四种情况:
其一、学不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美言乱赞、博闻浮夸、人多势众者,一定不是明白道德的人。这种错误反对正确、庸劣遮蔽圣贤、人数决定真理的现象,叫“文化反噬”。牢记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的教诲,掌握“以老解老、道法自然、易知易行”的秘诀,必将终身受益。
其二、信不过。大多数人缺乏道德境界标准。老子“道德境界”有十二层次,包括:自然、公道(道德仁义礼)、私德(智信爱勇愚)、天真。清静可以为天下正。道德境界是评价传统文化、世界文明的标准,也是衡量一切文化理论、学术成果“江海之浅深”的定海神针,叫“真理力量”。
其三、用不上。大多数人喜欢自以为是取舍“真理”。有什么就任性,盲人摸象、空谈道德、信步乱走,理论再好都是没用的。老子道德、马克思主义坚持天地人合一、文经政合一、知行果合一,遵循“三位一体,本末有序,人民本位,道法自然”的十六字方针,叫“共同主义”。
其四、不管用。“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坚持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服从真理才能现实管用。老实人唐僧不忘初心,立场坚定,努力行动,为什么不明道德呢?庄子、西游记都是讲故事、说道德的经典,老百姓喜闻乐见,有几人明白其中道理呢?这种磨砖作镜、积雪为粮、文艺化的形象思维困境,如入宝山而空返,叫“低阶反噬”。
大道真理总是相通的,理论彻底就能说服人。不懂老子,也不真懂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学懂老子《道德经》,让一部分人先道德起来,有助于完成实现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使命。
二、版本与正本
老子指人,道德经指书。老子唯一传世的著作,就是“道德经五千言”,故《老子》又称《道德经》、“五千言”。
古今能成一家之言、观点代替学术者不乏其人,盲人摸象、道听途说、信步乱走更是司空见惯。学习老子,必须符合真实世界及其规律,坚持事实与逻辑相结合、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结合、大道真理与现实运动相结合。坚持以老解老、道法自然、易知易行,才是读懂老子《道德经》的关键所在。
中国的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玄理实三学、道儒释三教,西方的康德、黑格尔、尼采、哈耶克等哲学名人,还有今天喜欢老子的一些领导人、权威、名人、学者等,都感觉老子《道德经》博大精深,不容易学懂,处于一种雾里看花、若存若亡、难知难行的茫然状态。
历代的老子《道德经》版本数以千计,如今更是快速增长,经文译本各有歧误,难免泥沙俱下,不但学者难有取舍、众说纷纭,读者更是如坠迷雾、不知所云。“少则得,多则惑。”为破除老子版本纠结、难知难行、不方便引用传播等现实难题,有必要整理出版一个标准的“道德经正本”。
“吾言易知也,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莫之能行。”大道至简,易知易行,老子版本并非越古越好、越难越真、越多越正、越虚越妙。观点意见不等于真理,民主“无底船”不等于真理“独木桥”。比如,帝王权威出真理,杂家创造出真理,宗教人多出真理,无异于自欺欺人。
什么样的版本才算“正本”呢?历史早已给出了一个正确答案。
西汉的文景之治(前179-前140)、武昭宣时期(前140-前48),大都是黄老主导的太平盛世,也是中华民族主体“汉族”最认同最自豪的道德文明。其间,汉武帝喜兵好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终以“轮台罪己诏”主动认错,改邪归正回归黄老之术。
所谓“黄老”,指黄帝与老子,实指老子《道德经》在国家治理上的具体实践,是以正治国、无为而治的社会道德规范,叫“道生法”。黄帝即道,大概是“道者尚黄,五行属土”的神话传说。因此,“黄老”即老子之道,不是天下无道的法家,不同于知而不行的道家,而是天地人合一的道德家。
汉元帝(前48年-前33年)喜文好儒,开启了儒教政治特权、法家经济改革的无道乱世,西汉逐渐开始走向衰败,直至灭亡。正如其父汉宣帝说:“乱我国家者,太子也。”据考证,马王堆汉墓三号墓葬于前168年的文帝时期,其中出土的帛书《老子》(尤其是乙本)原则上更符合老子(黄老)思想。
关于“道德”与“德道”的纠结,就是圣人“下济”与贤者“上行”的不同方式。老子始终讲“道生德”(德不生道)、“上德无为,下德有为”(失道而后德,无道必缺德)、“清静为天下正”,答案不言自明。
“道德经”属于秋静正道、文化优先的老子思维,“德道经”属于春躁德治、实践优先的墨家思维,故“去彼取此”。
毫无疑问,老子《道德经》作为“众妙之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立场不同结论不同,大多数人摸门不着在所难免。坚持道法自然、以老解老、易知易行,相信真理是唯一的,就是学懂老子《道德经》的真理独木桥。
三、如何学懂老子
《道德经公行本》包括三个版本:问道篇《道德天梯》,以老解老;闻道篇《道德经正本》,道法自然;正道篇《老子导读》,易知易行。灵光彻太虚,天真达自然,每个有识之士、道德弟子都要返朴归真。
“少则得,多则惑。”先登《天梯》,体悟以老解老的独闻独见;入门后读《正本》,学会用自己脑子独立思考。“言有宗,事有君。”《导读》譬如真理独木桥,不要旁征博引的无底船,有利于破除越学越糊涂的困境。
不明道德的人,背诵《天梯》和《正本》。坚持三周(集中培训)、三年(跟师学习)、乃至三十年(无师自通)的潜心问道,才能避免“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文化反噬、“下士闻道,大笑之”低阶反噬。明白道德的人,不妨看看《导读》,真理止于至善,就进入了“上士闻道,勤能行之”的自由王国。
有人问:“学老子《道德经》,有没有适合所有人的自学办法呢?”当然有,就是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的三大法宝。
首先,是“见素抱朴”理论要彻底。坚持道法自然,跳出道家“以道为本”的形而上学、道教“崇拜神仙”的门外汉误区。老子包括“自然”、“守一”、“负阴抱阳”、“天地人合一”、“春夏秋冬”、“道德仁义礼”等全面系统思想,而不是只有核心“道”,避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片面性。
其次,是“少私寡欲”去门派之见。坚持以老解老,“其唯道德之乡乎?”避免盲人摸象、裂道自专、道听途说。破除一切非老子思想的遮蔽干扰,包括以佛解(空)老、以墨轻老、以儒非老、以法误老、杂家反(笑)老、鬼神乱老等传统误读。
最后,是“绝学无忧”知行果合一。坚持道德合一、现实努力,避免知而不行、行而不果。大道“淡兮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真理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属于抽象的理性认识,叫大象无形。“民无史不信”,大多数人只有通过感性实践,才能体会真理的存在与好处。
“绝学”有两个含义:一是最好的道德学问,二是避免空谈而不行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者在见闻,增知识是手段,为道者在纠错,走正道是目的。坚持道德“无为”,结果是太平盛世“无以为”。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最好的道德学问,包括老子道德、马克思主义都是拿来用的,真理都是易知易行的,故“绝学无忧”。圣贤从来不是盲人摸象、曲学阿世、空谈道德,学不懂、信不过、用不上、不会用必然不管用。
大多数人带着成见学老子,与自己的旧观念“合则用、不合则弃”,习惯于盲人摸象、自以为是,美其名“博采众长、批判继承”,实为牛头、马嘴、鸡脚、狗尾的杂家四不像。真理从来都是凌云渡口的独木桥,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不清除私心杂念,就不能脱胎换骨,是学不懂老子的。
当然,不能要求每个人的立场、观点、经文、解读都完全一致。圣人之言仅供参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必然的。好比《西游记》的西天取经,孙悟空一个筋斗就能完成,猪沙白要走上好几天,唐僧足足走了十四年。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中国,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源头之一,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就是对老子《道德经》的研究与传播。中国新文化的“大本大源”,就在老子《道德经》。
一个人彻底觉悟后,与老子、马克思、毛泽东的立场观点都是一致的,为什么不觉悟呢?正所谓:赞叹(旃檀)即是功德,真实(道德)就有力量。
四、问题与答案
马克思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新时代新国学读本《朱云川讲老子》出版,有利于重建人类精神家园,让一部分人先道德起来,为实现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首要问题
1、什么是国学、历史上有哪些国学?
2、为什么老子越学越乱、是否存在“道德境界”?
3、门外汉如何学国学、专家如何学国学?
4、如何通过老子学懂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5、如何才能真正学懂老子《道德经》?
当今社会,学国学的不懂马克思主义,学马克思主义的不懂国学,都在反老子,陷入左中右杂、形而上学泥坑。只有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结合,把“老子+马克思”正确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老子道德以正治国的作用,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二)主要特点
通过“老子+新国学”,明确了“自然人本体”和“道德境界”的哲学核心,弘扬传统文化有了评价标准。通过“老子+马克思”,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路径,使马克思主义重新恢复生机,丰富了共产主义理论的新内涵。通过“老子+公行本”,找到了道法自然、说真话、做真人的天梯路径。
在真理面前,每个人的起点是一样的。无论您是0基础的门外汉,还是学富五车的大教授,都需要返朴归真(格式化)、系统重装。坚持以老解老、道法自然、易知易行,才能避免道听途说、自欺欺人。从《朱云川讲老子》入手,就能实现截弯取直、后发赶超,快速明白圣贤道德真谛。
(三)读者定位
《朱云川讲老子》分甲卷(通识教育)、乙卷(文化自信)在于读者细分,角度不同兴趣不同,内容略有差异,原创性和互补性强,满足不同读者的现实需要。其中,甲卷面向国学读者,乙卷面向马学读者,立场转换本身就是一种玄之又玄、打通壁垒的道德天梯,也是非常有益的。
可作为有识之士及青少年的道德提升入门书,是返朴归真、全面治愈当代人类空心病、精神病、社会病的灵丹妙药;也可作为中青年教师、各级领导干部、大学生、公务员等关键人群必读书,是人民信仰重建、理想信念教育培训教材。总之,适合一切有道德、有文化、有良知的读者阅读。
囿于笔者水平有限,难免有遗漏失误,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朱云川
2020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