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所 > 西游宗教研究所

‌《西游记》背后的道理:从故事到哲理

栏目:西游宗教研究所|时间:2025-04-23 05:28|阅读:2

  ‌《西游记》背后的道理:从故事到哲理

  作者:朱云川

  西游记是被打死的妖怪究竟是什么?不是没啥背景,而是活人唐僧胡思乱想的错误念头,没必要存在。比如,白骨精(左中右)指猪沙白未觉悟的错误观点,红鳞大蟒指封建科举八股文。

  那些被收服没打死的妖魔都有啥关系?都是活人唐僧不理解,有现实存在必要的一些精神。比如黑熊精是守护精神,红孩儿是革命精神。

  总之,吴承恩《西游记》把道理演绎成故事,朱云川老师把故事还原成道理。

  

  《<西游记>背后的道理:从故事到哲理》

  

  亲爱的同胞们:

  今天,我们来重新审视一部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西游记》。

  长久以来,我们大多是从神话冒险故事的角度去看待《西游记》,看孙悟空降妖除魔,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

  然而,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种全新的视角,一种将《西游记》中的故事还原成深刻道理的视角。

  我们先来说说那些被打死的妖怪。

  在传统的理解中,像白骨精这样没有背景的妖怪被孙悟空打死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她三次变化人形,欺骗唐僧师徒,妄图吃唐僧肉。

  但从新的角度来看,白骨精所代表的可能并非仅仅是一个作恶多端的妖怪。她象征着猪、沙、白(这里假设的一种象征意义)未觉悟的错误观点。

  这就像是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自身会产生一些错误的念头,这些念头就如同白骨精一样,看似诱人实则有害。而唐僧的胡思乱想,可能就代表着我们在面对这些错误念头时的犹豫和迷茫。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被认为是要被消灭的“妖怪”,其实是我们内心需要克服的一些负面的、错误的思想。

  再看红鳞大蟒,它被理解为封建科举八股文。

  封建科举八股文就像这红鳞大蟒一样,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是一种僵化、束缚人的东西。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它就如同妖怪一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解放。

  所以,在《西游记》的故事里,它被孙悟空打败,这也象征着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那些束缚人们的旧制度、旧思想最终要被打破。

  而那些被收服而没有被打死的妖魔,它们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比如黑熊精,它被视为守护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守护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是守护我们内心的道德底线,都需要这种如同黑熊精一样的守护力量。

  这种力量虽然看似是“妖”,但当我们正确理解和引导它时,它就会成为我们积极向上的助力。

  还有红孩儿,在这里被理解为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推动社会变革、进步的强大动力。

  红孩儿的神通广大、敢于挑战,就如同革命精神中的那种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的特质。

  他被观音菩萨收服,这意味着我们要将这种革命精神纳入到一种正确的、有序的体系当中,让它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不是任其肆意妄为。

  吴承恩先生当年把深刻的道理演绎成了精彩的故事,而朱云川老师又把这个故事还原成了道理。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经典作品的内涵是丰富多元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它。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西游记》不仅仅是一部神话小说,更是一部蕴含着人生哲理、社会哲理的宝典。

  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妖怪”,有来自外部的诱惑,有内心的错误观念,也有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阻碍因素。

  我们要像孙悟空一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要分清哪些是需要我们坚决克服的负面思想,哪些是需要我们接纳并引导的积极力量。

  我们要从《西游记》中汲取智慧,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社会,不断地向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

  让我们把《西游记》中的这些哲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传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为实现我们个人的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0
0

赞赏码.jpg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