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道弃儒:从西天取经看人民精神觉醒
作者:朱云川
西游记故事里,唐僧师徒到了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大仙处,为啥滞留了不少时间呢?因为镇元子与唐僧前身(金蝉子)有旧,就是仁义。
孙悟空与镇元子的斗争,就是道德与仁义的领导权之争。
圣人不仁,大仁大义;人道至上,天道不昌。权力第一,学术难兴;冒充道德,庸人自扰。
亲爱的朋友们:
今天咱们来聊聊“扬道弃儒”这个话题。
朱云川老师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的危机,就是儒家人道C冒充天道A,开明封建AC异化成专制封建CA,进而蜕变成帝国主义C/D。
结果权力代表真理,仁义冒充道德,伦理道德代替自然道德,儒法假学问,代替道墨真道德。只有扬道墨弃儒法才能救中国。
先看“君子儒”,他们满口仁义道德,看似高尚。就像《西游记》里的镇元大仙,人参果是他的道德招牌,他看似与世无争,却在唐僧师徒取经途中成了阻碍。
西天取经是追求精神自由和道德觉醒的征程,君子儒的仁义道德像漂亮的蜘蛛网,看似美好却把人困在老套的道德框架里,让近40%受传统道德和权力束缚的人难以接受新精神理念。
再看“腐儒”,他们的文章又臭又长。在《西游记》中,七绝山的红鳞大蟒就像腐儒,空有庞大外表,耳聋口哑,如同腐儒虽满腹经纶却与现实脱节。
取经之路如同开跑车奔向目标,腐儒却像烂泥坑阻碍进程。社会发展中,守旧思想和腐儒式人物也曾拖慢进步步伐。
还有“小人儒”,自私虚伪、拉帮结派,属于精致利己主义者。金鼻白毛老鼠精就是代表,她迷人却心怀叵测,伪装自己,喜欢拜干爹,走后门。
在团队里,这种人只管个人眼前利益,不惜危害团队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就像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破坏和谐,阻碍大家朝着精神自由的目标前进。
《西游记》里的西天取经,是文化意义上向着“天之道”探索,代表着精神自由和道德觉醒。而儒家中君子儒的权力束缚、腐儒的不作为、小人儒的自私自利,代表人之道,都与天之道相悖。
所以,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追求精神自由和道德觉醒的“道”,就得摒弃这些不良的儒者形态,勇敢追寻“天之道”。
总结:此演讲稿借《西游记》形象剖析君子儒、腐儒、小人儒的弊端,因其与西天取经象征的精神追求相悖,所以扬道必弃儒,我们应向着精神自由和道德觉醒前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