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所 > 道德哲学研究所

‌扬道弃儒:探寻中国道德哲学的复兴之路

栏目:道德哲学研究所|时间:2025-04-18 07:18|阅读:4

  ‌扬道弃儒:探寻中国道德哲学的复兴之路

  作者:朱云川

  我们中国的道德哲学,却像是被蒙上了一层灰尘的明珠。正是儒法二显学,庸劣塞道,仁义冒充道德,把黄老道学虚置高举,让中国道德哲学长期蒙尘。

  

  《扬道弃儒:探寻中国道德哲学的复兴之路》

  

  亲爱的同胞们:

  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探讨一个关乎我们民族文化根基与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话题——扬道弃儒,拯救中国。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道德哲学本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然而,如今它却像是被蒙上了一层灰尘,光芒不再。这其中的缘由,不得不让我们深刻反思。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儒法二学长期被视为显学。

  儒家学说,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走向了一种偏离其本质的方向。所谓的“仁义”,本应是道德哲学(自然道德仁义礼智信)中的一部分,却在发展过程中被过度放大,甚至到了仁义冒充道德根本内涵的地步。

  这种无道缺德的“仁义礼智信”,在封建礼教(暴力)的加持下,逐渐变得僵化,成为了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它构建起了一套看似严密的社会伦理体系,但这套体系在现代社会的审视下,暴露出了诸多的弊端。

  例如,儒家强调的等级制度下的“仁义”,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封建统治阶层的利益,却压抑了普通民众追求平等、自由的天性。

  而法家思想,更多地侧重于统治术和严刑峻法,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国家的治理起到了作用,但从道德哲学的角度来看,它缺乏对人性本真的关怀,过于冷峻和功利。

  这儒法二显学,就像两座大山,庸劣地堵塞在我们道德哲学发展的道路上,使得中国真正的道德哲学被虚置高举,难以落地生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比之下,黄老道学却长期被忽视,蒙尘已久。

  黄老道学,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对人性自由的尊重以及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独特见解。它的“无为而治”理念,并非是不作为,而是正当作为,顺势而为,这一思想体现了对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尊重。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人道政治服从地道经济,地道经济服从天道文化,天道文化服从大道真理,大道真理服从真实世界。这种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从社会道德的滑坡到生态环境的破坏,从人际关系的紧张到个人内心的焦虑。儒家那套被僵化的仁义观念已经难以应对这些复杂的现代问题,而黄老道学的智慧却能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

  从社会治理角度来看,黄老道学的“无为而治”可以引导政府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让社会在自然的发展规律下良性运行。

  在个人层面,黄老道学倡导的顺应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现代生活中的压力,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

  我们中国人,有着悠久的文化传承,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道德哲学明珠蒙尘。

  我们要勇敢地扬道弃儒,当然,这里的弃儒并非是完全摒弃儒家思想中的有益成分,而是要摒弃其僵化、落后、虚伪的部分。

  我们要重新发掘黄老道学的价值,让它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用它来拯救中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让我们的民族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总结一下,中国道德哲学目前的困境是由于儒法二学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僵化部分对道德哲学的歪曲。黄老道学蕴含着巨大的智慧却被长期忽视。

  我们应倡导扬道弃儒,挖掘黄老道学的价值来应对现代社会的问题,拯救中国,重拾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走向一个更加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未来。

  谢谢大家!

0
0

赞赏码.jpg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