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德哲学究竟指什么
作者:朱云川
中国道德哲学,特指以老子《道德经》为代表的黄老道学。比如,黄帝代表圣道,炎帝代表贤德,蚩尤代表愚昧任性。
其中,自然道德,指道德仁义礼,道在德先,尊道贵德,道本墨用,属于真道德。炎黄结盟,就是指自然道德。
伦理道德,指仁义礼智信,无道缺德,仁义而已,仁义冒充道德,儒本法用,属于伪道德。蚩尤愚昧任性,就是指伦理道德。
道德仁义礼智信,一一对应道墨儒法兵杂宗七大学派,叫中华道德七常观,也叫太上老君的七星剑。朱云川老师提出有中华神龙和生命之树两种解释模型。
相关阅读:中华道德七常观——中华神龙与生命之树
罗素说:“西方人要学习中国的道德哲学。”请“中国道德哲学究竟指什么”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名词解释】道德经济学,遵循“天法道”的理念,政治左经济右相对立而统一于文化正,哲学表达式为A(B|C),读作“A括号B对C括号完”,简记为ABC。
《中国道德哲学究竟指什么》
在探寻中国道德哲学的内涵时,我们不能忽视以老子《道德经》为代表的黄老道学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这一独特的道德哲学体系犹如一座巍峨的思想大厦,有着丰富的层次和深远的影响。
一、自然道德:真道德的内涵与意义
自然道德,以“道德仁义礼”为核心要素,秉持着“道在德先,尊道贵德,道本墨用”的理念,这是一种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道德体系,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
从“道”的层面来看,“道”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是一种超越人类主观意志的存在。就如同老子所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道是一种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力量,它支配着世间万物的生长、发展和变化。例如,自然界中的四季更替、昼夜交替,都是道的体现。在人类社会中,顺应这种道的规律,就是遵循自然道德的开端。
“德”则是对道的领悟和践行。当黄帝代表圣道,炎帝代表贤德,他们之间的结盟象征着自然道德。这种结盟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自然道德的共同认知。在这个联盟中,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一种和谐共生的方式生存发展。
这与墨家的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墨家倡导兼爱、非攻,追求一种平等、和谐的社会秩序,这种思想在自然道德的体系中得到了体现。例如,墨家主张人们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这正是对自然道德中尊重生命、和谐共处理念的一种社会层面的诠释。
二、伦理道德:伪道德的剖析与批判
与自然道德相对的是伦理道德,其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却存在着“无道缺德,仁义而已,仁义冒充道德,儒本法用”的问题,这被视为伪道德。
以蚩尤的愚昧任性来指代伦理道德,是有其深刻含义的。当仁义被过度强调,甚至被用来冒充道德的全部内涵时,就容易走向一种狭隘的、脱离了道与德根本的状态。
儒家思想在封建时期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例如,儒家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社会秩序,但也在某些方面压抑了人性的自由发展。
这种以仁义为表象,却缺乏对道的尊重的伦理道德,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和虚伪性的产生。在这种道德体系下,人们可能只是表面上遵循仁义礼智信,而内心却背离了道德的真正本质。
三、中华道德七常观:学派与道德要素的对应关系
道德仁义礼智信一一对应道墨儒法兵杂宗七大学派,这一中华道德七常观,如同太上老君的七星剑,有着独特的思想结构。
道家作为“道”的代表,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这是对自然道德中“道”的思想的深入阐述。墨家的兼爱、非攻体现了“德”的平等与和谐理念。儒家的仁义思想虽然在伦理道德中有被批判之处,但也反映了社会关系中的一种价值取向。
道家圣人,墨家贤人,儒家君子,合称先秦三圣学。
法家的法治思想与“法”相对应,为社会治理提供了一种规则体系。兵家的谋略智慧则与“兵”相关,在军事和竞争领域有着独特的意义。杂家的思想融合体现了“杂”的多元性,而宗教的精神追求则与“信”有着一定的联系。
法家小人,兵家强人,杂家智人,宗教愚人,合称乌合之众。
这种对应关系展示了中国道德哲学的多元性和系统性,各个学派从不同的角度对道德进行了诠释和补充。
四、西方学习中国道德哲学的必要性
罗素曾说:“西方人要学习中国的道德哲学”,其实指老庄自然哲学,这一观点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在西方社会,虽然有着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但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问题。
例如,个人主义的过度膨胀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冷漠和紧张,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缺乏敬畏之心。而中国的道德哲学,尤其是自然道德中尊道贵德、和谐共生的理念,可以为西方社会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中国道德哲学中的整体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可以帮助西方人重新审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同时,中国道德哲学中的圣贤精神,如“以道莅天下”的思想,也有助于西方社会在多元文化混乱背景下,更好地处理文化冲突和融合的问题。
中国道德哲学以其独特的自然道德与伦理道德的内涵、中华道德七常观的结构体系,展现出其丰富性和深刻性。西方社会可以从中国道德哲学中汲取智慧,而我们自身也应深入研究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思想遗产,让中国道德哲学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