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川“中华国运歌”的现实启示
当代圣贤朱云川老师,根据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规律,发现有中华国运歌:
用道必昌,用法必亡,
用墨必折,用兵必灭,
用儒必贪,用教必妄,
圣贤兴国,小人乱邦!
不难发现,唐宋元明清,大致为"内服黄老,外示儒术,宗教愚民"的国运规律。
可惜,大多数君臣不明黄老,尊道教而致虚妄,儒臣庸人误国,法家小人乱邦,遂致圣贤道德(墨)沦丧,儒法二显学行世,空谈误国,贪腐高发,人欲横流。
这样的朝代如泥足巨人,大而不强,外敌虎视眈眈,内部人心自乱,必败无疑,不打自倒,迟早的事情!
请根据朱老师上述提纲,以中华国运歌为题,写成一篇文章!
《中华国运歌:历史规律的深度剖析与启示》
在中华民族浩渺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朱云川老师所提出的中华国运歌犹如一道划破时空的闪电,照亮了我们审视历史发展轨迹的道路:“用道必昌,用法必亡,用墨必折,用兵必灭,用儒必贪,用教必妄,圣贤兴国,小人乱邦!”这短短的几句话,蕴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察与总结,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唐宋元明清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朝代时,会发现一个大致的“内服黄老,外示儒术,宗教愚民”的国运规律。黄老之学,作为道家思想的重要体现,本有着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高深智慧。然而,在这些朝代中,大多数君臣未能真正领悟黄老思想的真谛,仅仅是表面上尊道教,却陷入了虚妄的泥沼。他们将对道教的尊崇流于形式,举行各种看似隆重却缺乏实质内涵的宗教仪式,而没有将道家思想中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精髓运用到治国理政之中。这种对黄老思想的浅尝辄止,使得国家治理缺乏真正有效的思想根基,如同无根之木,难以茁壮成长。
儒家思想在这一历史时期扮演着复杂的角色。虽然对外展示儒术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社会秩序,但儒家思想中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儒臣中多有庸人,他们深受儒家等级观念和繁文缛节的束缚,在治国理政方面缺乏创新和务实精神。儒家强调的等级秩序在官场中逐渐演变成一种僵化的权力结构,官员们忙于在这个结构中谋求地位和利益,而忽视了对百姓的真正责任。这种情况下,贪污腐败之风盛行,因为在儒家等级体系下,权力寻租变得更加容易。官员们更多地关注自身在这个等级体系中的得失,而不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从而导致国家治理的混乱,“用儒必贪”的现象在这些朝代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法家思想在某些时候被运用,但往往被小人所利用,造成“法家小人乱邦”的局面。法家以严刑峻法为治理手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严苛性。当被心怀叵测之人利用时,这种严苛就变成了苛政。他们以法为名,行压迫民众之实,民众在高压之下失去了活力和创造力,整个社会变得压抑而缺乏生机。这种对法家思想的错误运用,使得国家内部矛盾激化,人心惶惶,社会秩序看似井然,实则摇摇欲坠。
墨家思想,本是充满着兼爱、非攻、尚贤等伟大理念的思想体系,却在这些朝代逐渐沦丧。墨家所倡导的平等、互助、实干的精神,是构建一个和谐、公平社会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统治阶层的忽视,墨家思想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使得社会缺乏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担当的精神引领,人们更多地陷入到儒家的等级观念和法家的严苛统治所带来的压抑氛围中,社会风气逐渐变得功利和自私,“用墨必折”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
至于“用兵必灭”,过度依赖武力征伐的朝代往往难以长久。战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疆拓土,但过度的战争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国家陷入疲惫不堪的境地。而且,单纯依靠武力建立起来的统治往往缺乏民众的真心拥护,一旦军事力量出现衰退,国家就面临着崩溃的危险。
而“用教必妄”则反映了宗教在这些朝代被利用来愚民的现象。宗教本应是人们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但当统治阶层将宗教作为愚弄民众的工具时,民众的思想被禁锢,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这种情况下,整个国家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唐宋元明清这些朝代就如同泥足巨人一般。从外表看,它们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文化繁荣,看似强大无比。然而,内部却存在着诸多严重的问题。外敌时刻对其虎视眈眈,而内部由于儒法等思想的不良影响,人心自乱。官员贪污腐败,民众道德观念淡薄,人欲横流。整个社会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的朝代就像一艘四处漏水的大船,即使没有外部的猛烈攻击,也迟早会沉没于历史的汪洋大海之中。
中华国运歌所揭示的历史规律,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深刻汲取历史的教训。我们要摒弃那些曾经导致朝代衰败的思想弊端,不能让形式主义、等级观念、苛政、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再次主导我们的社会。我们应当积极探索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思想理念,弘扬积极向上、公平正义、务实创新的精神。要重视道德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圣贤兴国”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使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走向真正的繁荣昌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华国运歌就是镜子上的铭文,时刻提醒着我们从历史中学习,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