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所 > 道德哲学研究所

圣人讲天地人合一,不是天人合一

栏目:道德哲学研究所|时间:2025-03-05 13:11|阅读:16

  ‌作者:朱云川

  

  何谓真正的圣人?炎帝贤德、黄帝圣道、蚩尤任性,不是地域之争,而是道德与任性的文化之争。因此,道者黄帝是圣人,德者炎帝是贤人,任性蚩尤是庸人。儒家仁字当头,仁义冒充道德,属于喜欢任性的蚩尤门人。

  圣贤的内涵,不仅仅是知识的渊博,更是一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道德的坚守,对他人和社会的无私奉献。

  比如先秦三圣学中,道圣,墨贤,儒向往圣贤。孔子虽然博学多才,但对道德无坚守,更没有无私奉献,所以不是圣人。

  

  有人问朱老师: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和什么合一?

  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会见到或听到一些概念,比如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等。

  关于天人合一,一般指天然与人工相协调的美学境界,好比描述一个素颜美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庄子和禅宗的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和人,还有多种解释。

  比如,凡夫俗子的天,指天老爷、玉皇大帝;人,指凡人、老百姓。儒家的天,指周公、孔子、圣人;人,指君子。法家的天,指上级;人,指下级。宗教的天,指鬼神;人,指信徒。

  帝王讲奉天承运,将相的天和人,解释又不同。昏君爱天下而贵自身,天下人为帝王服务;明君贵天下而爱自身,帝王为天下人服务。

  就是说,昏君的天,指自身、帝王家;人,指老百姓。明君的天,指人民、天下人;人,指自己。

  

  易经和道德经,都讲天地人合一,又别有一番味道。天,指天道文化,讲真理高下;地,指地道经济,讲财富多寡;人,指人道政治,讲权力贵贱。

  易经八卦是天上地下,人在其中。因为人道的任性,容易犯错误,故求之于鬼神,理论不彻底,属于有神论。

  道德经顺序,是天一地二人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圣人有权不任性,不必求鬼神,属于无神论。(兴国网)

  

  关注朱老师微信公众号,觉醒不分早晚,余生一路同行!

0
0

赞赏码.jpg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