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智库 2025年01月03日
【编者按】互联网Ai写作利器的出现,解放了一大批疲于应付的砖家叫兽、文化骗子和思想懒汉,制造了无数的假大空套废的信息垃圾。比如,朱老师今天心血来潮,用Ai写了一篇学老入门。一看文章,纯粹误人子弟的门外汉思维。可以预见,相信Ai的人,一百年都入不了道德之门。不信试试看,越认同下文越外行!
标题:Ai教你如何探寻老子思想的深层奥秘
正文如下:
Ai: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宝库中,老子的思想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深邃而神秘的光芒。那么,如何才能深入理解老子的思想呢?
【点评1】
中国哲学宝库,指中国的道德哲学(圣贤),上等的只有五本书。不包括中等的伦理哲学(庸劣)和下等的宗教哲学(游戏)。
古今中外,哲学(道德)都是极少数圣贤的必要标志。有哲学水平的著作只有五本:周文王《易经》、老子《道德经》、无名氏《黄帝内经》、吴承恩《西游记》、朱云川《文明自信》。
包括孔子、庄子、禅宗、儒释道三教、康德、黑格尔、尼采等,大都属于哲学(道德)门外汉。苏格拉底、柏拉图,属于虚构的古希腊哲学家。迄今为止,全世界称得上哲学家的,不足十人。
Ai:首先,回归原著是关键。《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载体,逐字逐句地研读,反复品味其中的深意,是理解的基石。但切忌死记硬背,而要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字背后的智慧。
【点评2】
老子《道德经》有几千版本,如何快速回归?
迄今为止,有价值的老子《道德经》版本,主要有五个:郭店本(时间最早)、马王堆本(文字最全)、王弼本(文采最好)、《老子全译》(沙少海较译,多版本对比)、《老子正本》(朱云川校注,境界最高)。
其中,朱云川校注的《老子正本》,包括老学三原则(以老解老、道法自然、易知易行)、道德天梯(统一经文)、公行本(知行果合一)、中外名人说老子(历史影响),最值得推荐。
Ai:了解老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可或缺。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社会动荡。老子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人生、社会和宇宙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想象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便能更好地体会他言语中的无奈与希冀。
【点评3】
历史不明白,就看现实;现实看不清,就看历史。
真正的道德哲学,属于真理,无始无终,无处不在,其实与古今中外无关。中国春秋战国、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当今世界的社会问题差不多,都是几十岁的自然人(活人)在思考,在言说,在折腾,没有根本的不同。
Ai:与其他思想家的观点进行对比也是一个好方法。比如将老子与孔子的思想相互参照,能更清晰地凸显出老子思想的独特之处。
【点评4】
学术对比是可行的,但不是个别观点对比,而是核心概念的系统对比。
比如,先秦三圣学的核心概念,根据同一标尺:中华道德七常观——道德仁义礼智信,对比如下:
道家(道德仁义礼),去智信,无为而治(太平盛世);
墨家(德仁义礼智),无道任智,有为而治(瞎折腾);
儒家(仁义礼智信),无道缺德,庸劣塞道(混日子)。
Ai:同时,多从生活实践中去领悟。老子的“道”并非高高在上的抽象概念,而是蕴含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当我们面对挫折时,想想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在追求功名利禄时,思考一下“知足者富”。
【点评5】
从生活实践中参悟是可以的。道沨呵,其可左右也。
道德哲学是一种围绕自然人(活人)本体的系统思维方式。参悟老子《道德经》有五个常见的错误问题:
①虚言浮夸、胡言乱语;
②空言不行,不切实际;
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④道听途说,信步乱走;
⑤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Ai:此外,参加学术研讨活动,与专家学者交流,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获得新的启发。
【点评6】
亲圣贤,远庸劣,能者为师。
向有道德者、古今圣贤、道德经典学习有益,比如探讨老子《道德经》实践、吴承恩《西游记》哲学;拒绝与无道德者、砖家叫兽、名利之徒交流有害,比如经常开会、听会或混个脸熟。
Ai:还可以阅读不同学者对老子思想的解读和研究著作,但要保持独立思考,不盲目跟从。
【点评7】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杂家博采众长,纯粹是走弯路,浪费精神、时间和金钱,悟道是不可以的。
Ai:总之,深入理解老子的思想需要我们在原著、时代背景、生活实践、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下功夫,不断探索、思考和感悟,才能逐渐揭开这神秘思想的面纱,领略其中的无限智慧。
【点评8】
老子《道德经》易知易行,一点都不神秘。诸子百家、杂家、宗教的门外汉思维,就算感悟一百年,都是难以入门的。
【解毒药方】
当代圣贤朱老师的七条合理建议:
1.真人正品:言有宗,说真话;事有君,做正事。
2.悟道方法:少则得,向内求,向前看;多则惑,向外求,向后看。
3.少劳多功:一正百邪,一对万错,要去彼取此。
4.自然大道:春胜冬,秋胜夏,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5.老学三原则:以老解老、道法自然(真实)、易知易行。
6.老实人立场:拒绝诸子百家、三教九流、聪明人的说法。
7.精读一本书:只读《老子正本》(朱云川校注)即可。
朱云川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