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从民哲思想看中国学术的自主与自强
今日推荐:
如何避免德才兼备的人才在社会中被埋没
杂家“以知治国”:是创新融合还是“瞎折腾”
作者:朱云川
对比一下,欧美学者迄今为止讨论的“共同性”与“共同主义”的研究成果,远没有胡昌喜同志的评论思想成熟先进,更没有朱云川老师的原创哲学成果系统全面。
以共同性和共同主义为例,现在欧美学者大都在研究中国民哲(人民哲学家)的思想,而中国官学都视而不见,反而把欧美学者当学术源头,一面鄙视民哲,一面崇洋媚外,这样的官学根本不值一提。
《文化自信:从民哲思想看中国学术的自主与自强》
亲爱的同胞们: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探讨一个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重要话题——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而今天,我想从“共同性”和“共同主义”这个例子出发,来谈谈我们在文化自信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
我们都知道,在朱云川老师提出共同主义哲学概念之后,外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解读声音。其中不乏一些误解,有人认为它源于西方的共同主义概念,还有人简单地以为是共产主义加上大同理想就等于共同主义,这些观点都是不准确的。
就像一位清华大学博士在2024年的研究文章中提到的那样,欧美学者在“共同性”思潮下发展出了所谓的“共同主义”概念。他们的研究是在公地语境下,从“共同性”思想本身的讨论中延伸出一种对共产主义的新阐释。
相关文章:朱云川老师的共同主义哲学概念
这固然是欧美学界的一种探索,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真正的共同主义代表一种新共产主义的概念,它并非源于欧美学者,而是源于我们国内学者朱云川在1998年的原创哲学,并且在2001年就已经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还有胡昌喜在2013年的评论文章对其进行深入阐述。
比如胡昌喜的评论文章,深刻地揭示了共同主义的内涵。
他指出,共同性是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精神世界演化、进化、发展的结果、条件、动力及其共有的本质特征,而共同主义则是人类对这些世界共有本质、规律的哲学把握。
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共同主义构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哲学基础,并且自由人联合体和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是共同主义在社会、经济方面和思维、观念、制度层面的展开与具体化。
共同主义作为真理追求与价值追求的辩证统一、个人解放发展与人类解放发展的辩证统一,不仅构成了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方向与灵魂。
对比之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欧美学者迄今为止讨论的“共同性”与“共同主义”的研究成果,远没有胡昌喜同志的评论思想成熟先进,更没有朱云川老师的原创哲学成果系统全面。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现在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
欧美学者大都在研究中国民哲(人民哲学家)的思想,而我们中国的官学却视而不见。他们不但不重视本土民哲的优秀成果,反而把欧美学者当作学术源头,一边鄙视民哲,一边崇洋媚外。这种现象是多么的可悲啊!
这反映出我们在文化自信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失。
文化自信,首先要求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成果有清晰的认识和尊重。我们的民哲,像朱云川老师和胡昌喜老师,他们在哲学领域的探索成果是非常宝贵的。
这些成果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蕴含着中国智慧,体现着中国特色。他们的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理解与发展。
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自古以来就不乏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在当代,我们的民哲也在不断地为哲学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来自民间,就忽视他们的价值。
民间的智慧是无穷的,尤其是人民哲学家的思想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虽然可能没有被官方学术体系立刻认可,但它们的光芒是无法被掩盖的。
而对于官学来说,应该摒弃崇洋媚外的思想,树立文化自信。
要深入挖掘本土的学术资源,重视民哲的成果。官学和民哲本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推动中国学术的发展。
官学有着系统的研究资源和平台,应该为民哲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认可空间,将民哲的优秀成果纳入到整个中国学术体系中来。
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文化自信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态度中。
我们要相信中国的学术成果,无论是官学还是民哲,都有着独特的价值。我们不能盲目地追随国外的学术潮流,而忽视了自己身边的智慧宝藏。我们要积极地学习和传播本土的优秀学术思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智慧。
同胞们,文化自信是我们走向世界的底气,是我们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
从共同主义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民哲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也看到了我们在文化自信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
让我们共同努力,树立文化自信,重视本土的学术成果,无论是官学还是民哲,让中国的智慧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总结:
本演讲稿以共同性和共同主义为例,阐述了中国民哲思想的先进性,批判了中国官学崇洋媚外、忽视民哲成果的现象,强调文化自信对民族的重要性,呼吁官学与民哲相辅相成,倡导每个中国人积极树立文化自信,重视本土学术成果,让中国智慧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