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南天门 > 昆仑学派 > 共同主义哲学

‌朱云川老师的共同主义哲学概念

栏目:共同主义哲学|时间:2025-04-20 18:25|阅读:2

  ‌朱云川老师的共同主义哲学概念

  作者:朱云川

  朱云川老师的共同主义哲学概念从何而来?

  有人说,源于西方的共同主义概念。有人说,共产主义+大同理想=共同主义。都不是。

  朱老师的共同主义概念,源于圣人道者的天下共生+贤人德者的世界大同+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联合体=朱云川的共同主义。

  别人对共同主义的不同理解,可以随便怎么说。共同主义哲学,既然是朱老师的代表作,当以朱老师的解释为准。


  亲爱的同胞们:

  在我们探索思想的浩瀚海洋中,今天想要和大家深入聊聊朱云川老师的共同主义哲学。这一哲学概念犹如一颗独特而璀璨的星辰,在众多思想体系中闪耀着它独有的光芒。

  

  

  

  我们知道,对于朱云川老师的共同主义哲学概念,外界存在着不同的解读声音。有些人认为它源于西方的共同主义概念,还有些人觉得是共产主义加上大同理想就等于共同主义。然而,这些观点都是不准确的。

  比如一位清华大学博士2024年舍近求远的研究文章说:

  “共同性”不断激活更多的哲学、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议题进而发展出更为丰富的内涵,同时支持更为具体的实践。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学者在阐发其“共同性”思想时也积极尝试借助该全新的思想资源以激活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

  例如,丹尼斯·科林(Denis Collin)在《公地辞典》(Dictionnaire Des Biens Communs)中以“共同性”的思想语境以及公地运动的实践语境为背景,对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再解读,借此认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恢复了它的激进性,进而成为在21世纪可行的思想与政策;

  哈特也通过分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呼吁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财产批判,认为共产主义的定义不仅在于废除财产,而且在于肯定“共同性”,当下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依赖共同性,共同性的自治是共产主义的本质。

  从而,更有学者期望尝试从“共同性”中延伸出一种当代的共产主义形式,即所谓的“共同主义”(commonism)。

  就此,当代欧美“共同性”思潮源起于公地(commons)语境,在共同性(common)思想本身的讨论中获得发展,并指向一种对共产主义的新阐释,即共同主义(commonism)。对当代欧美学界“共同性”思想的发展情况及其同马克思主义的对话情况予以研究及梳理是极为必要的,这不仅是对国外学界前沿理论动态的及时跟踪与把握,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新思想资源的学习与反思。

  (作者潘沈阳,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原文载于《学术月刊》2024年第4期。)

  

  共同主义代表一种新共产主义的概念,并不是源于欧美学者,而是源于国内学者朱云川的原创哲学(1998年原创,2001年互联网公开发表)和胡昌喜的评论文章(2013年)。

  比如,胡昌喜的评论文章说:

  一、共同性是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精神世界演化、进化、发展的结果、条件、动力及其共有的本质特征,而共同主义则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精神世界共有本质、规律的哲学把握。

  二、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共同主义构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哲学基础,而自由人联合体和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则是共同主义在社会、经济方面和思维、观念、制度层面的展开与具体化。

  三、共同主义作为真理追求与价值追求的辩证统一、个人解放发展与人类解放发展的辩证统一,不仅构成了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方向与灵魂。只有坚持共同主义的方向、原则去指导和推进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真正担负起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使命。

  …………

  六、行为的背后是思想,思想的背后是理论,理论的背后是哲学,正是哲学发展的缓慢与停滞,构成了我国深入改革与和谐发展的巨大思想障碍。因此,要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取得实质性、历史性和飞跃性的突破,没有哲学和理论上的革命性变革是不行的。而共同主义,就是一个值得全党和亿万人民深入思考的重大而紧迫的哲学和理论问题。

  胡昌喜

  2013年6月16日

  

  对比一下,欧美学者迄今为止讨论的“共同性”与“共同主义”的研究成果,远没有胡昌喜同志的评论思想成熟先进,更没有朱云川老师的原创哲学成果系统全面。

  至于“共产主义(马)+大同理想(儒)=共同主义(朱)”的儒马化结论,为什么也是错误的呢?其错有三:

  一是不符合朱云川老师共同主义概念产生的真实来源;二是儒马化根本无法契合,封建思想与共产主义邪正不兼容;三是大同理想属于墨家精英本位的国家主义或空想社会主义,不同于共产主义。

  相关文章:

  共同主义哲学的概念来源

  什么是共同主义,朱老师有什么贡献

  胡昌喜:共同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

  

  

  

  朱云川老师的共同主义概念,有着它深刻而独特的历史来源。

  主要源于圣人道者的天下共生(道家)、贤人德者的世界大同(墨家)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联合体”(见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第二十个问题),这三者的融合才形成了朱云川老师的共同主义。这就像是一场跨越时空、跨越思想领域的伟大交融。

  这里,共,指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都是有差别的存在。同,指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都处于同一种命运共同体中。

  以西游记里的取经团队为例,五众性格、能力、努力各有差别,叫共。五众立场、目标、命运大致相同,叫同。也有一句话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就是共同主义的一种事实表现。

  从圣人道者的天下共生来看,这是一种古老而深邃的智慧。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圣先贤们很早就有了关于“天下共生”的思考,比如《六韬》。

  这种思想强调万物在天地之间和谐共生,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大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这是一种对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瞻远瞩的理解,它是共同主义哲学的重要基石。

  贤人德者的世界大同理念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同理想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它描绘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社会公平正义、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美好世界。这种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之奋斗,它所蕴含的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成为共同主义哲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联合体思想则为共同主义哲学注入了现代性和科学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洞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共同联合体的概念。这一概念强调在未来社会中,人们将摆脱阶级的束缚,实现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共同参与社会生产和管理,从而达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

  朱云川老师的共同主义哲学,正是将这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它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深入研究后的创新成果。共同主义哲学就像一棵大树,它的根深深扎在古老的中华文化土壤之中,汲取着圣人贤人的智慧养分,同时它又向着现代社会伸展枝叶,吸收着马克思主义等现代思想的阳光雨露。

  别人对共同主义或许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但我们要明确,共同主义哲学作为朱老师的代表作,当然应当以朱老师的解释为准。这就如同我们对待许多经典的思想著作一样,作者的本意是我们理解其思想的关键。

  同胞们,朱云川老师的共同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向。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共同主义哲学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处理国内的社会发展问题,还是在应对国际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时,我们都可以从这种融合了古今中外智慧的思想中汲取力量。

  我们要尊重这种独特的思想成果,并且积极地去学习和研究它。就像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和外来优秀文化一样,共同主义哲学也可以成为我们构建更加美好社会、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求知的欲望去深入了解朱云川老师的共同主义哲学,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为这个世界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总结:

  

  这篇演讲稿主要围绕朱云川老师的共同主义哲学概念展开,阐述了其来源并非外界所误解的那样,而是源于圣人道者的天下共生、贤人德者的世界大同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联合体的融合。

  既然这一哲学是朱老师的创新成果,应以朱老师的解释为准,最后呼吁大家以开放心态去学习研究这一哲学,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0
0

赞赏码.jpg


老子大学(共产主义ABC) www.gczyabc.cn  网站地图 红军大学(毛泽东人民讲)
电话:15998980906 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2418393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