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界病得不轻,出路何在?
“从古以来,发明家在开始都是年轻的,学问比较少的,被人看不起的,被压迫的。为什么这些人能变成发明家?这是因为他们的方向对。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选自毛泽东同志1958年5月8日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朱云川
看罢《西方哲学家为什么容易发疯》、《中国学术界病了》这几篇文章,数学家陆家曦老师的遭遇宛在眼前,朱云川的学术遭遇与此类似,四十年来历历在目,人民哲学家(自称民哲)有话说。
朱老师是1993年底开始写学术论文的,陆续几十篇哲学论文投稿,都是不予发表。虽然说,好在有互联网可以自己发表,这些论文至今也没过时,都是世界一流原创哲学成果,但在中国学术界的病态把持下,肯定对学术界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甚微,几乎为零。
比如,1993年12月完成的处女作《历史是选择的,还是决定的》,针对当时中央党校庞元正和中山大学张华夏两位教授的学术争论,时年24岁的青年朱云川(1988-1992年四川大学化学系本科)在论文中提出,历史是可以选择的,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
1958年3月,毛主席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提纲说,“从古以来,创立新思想、新学派、新教派的,都是学问不足的青年人,他们一眼看去就抓起新东西,同老古董战斗,博学家老古董总是压迫他们,而他们总是能战而胜之,难道不是吗?”
朱云川老师第一个打破了社会阶段论的传统观念,初步建立了社会层次论的全新思想。这样的论文投到发表上述学术争鸣的刊物,也是不予发表。
又如,1994年为参加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自然辩证法青年学术研讨会所撰写的《真理科学主义者宣言》,朱云川老师提出的新观点是,真理可达,科学实用,真理止于正确,科学创新无止境。真理与科学相结合才是最好的。至今也是令人震聋发聩的。
朱老师的这一个新观点,一经交流,便被当时与会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员董光璧所认可,却被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等组委会私下标注为“胡说”。大概源于传统教科书中的一句断言:“真理只可逼近,不能达到。真理创新无止境。”
再如,朱云川老师于1998年提出、2001年写成的成名作《社会发展模式论》,也只能通过网络发表,后来在党校读在职研究生期间,也只是勉强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理论探讨》杂志的增刊上,至今也无人问津。
实际上,朱云川的这个惊人的哲学创新理论,在北京游学时与庞元正、董光璧、韩庆祥等老师们见面交流时,一下子就被他们认可了,后来也为国内外的多位博士、教授私下提及,却因不是核心刊物公开发表,增刊上也算不得成果。
类似的学术遭遇很多,可说是往事不堪回首。
2005年,朱云川在北京游学时,将自己写的一些学术论文结集打印了几本,与朋友一起去回龙观拜访过一位退休教授(只见过这一次面,名字忘了),请求指点一二。
他只是翻阅了一下目录,就放下了。朱云川不甘心,再三请求。他说:“只看一下你的论文标题,就知道你的研究成果是世界一流的。其他人水平不够,是不会思考这些问题的。”
类似这样的专家教授同行评议不少,对增强人民哲学家(自称民哲)朱云川的文化自信也是很宝贵的。没有这一份哲学自信,恐怕朱老师早就放弃了。但无论如何,只要与传统教科书观点不同,核心期刊或出版社都不予发表和公开出版,就不算成果,令人叹息。
那些被核心刊物发表的成果,哪里是什么守正创新原创成果呢?不客气讲,纯粹是在为苏联斯大林时代瞎编的传统教科书(失误)做注释,属于垃圾论文、假学术研究!
2016年“5.17讲话”中指出:“总的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实际上,不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缺乏有质量的原创成果和哲学大师,而是中国学术界庸劣塞道,劣币驱逐良币,昧着良心误国误民,一些人不愿公开承认罢了!
2023年“6.2讲话”以来,中央反复强调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中国学术界却无动于衷,坚持抵制守正创新!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所谓的学术成果,全是一些拿不出手的精致垃圾山!
记得一位愤青学者说过:“理论上的胜利,不是通过学术交流实现的。而是权威差不多都死了,没有人反对了才实现的。”
毛主席说过,坚持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政治权力C对文化学术A,从来都有阻碍CA或解放AC的两面性。或如柏拉图《理想国》所言:“务必使哲学家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
历史证明,权力不能代替学术,但权力才是学术创新最好的催化剂。现实中,权力明确肯定和支持,就是一个突破学术病态、实现守正创新的不得已的非学术方式。
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就意味着学术应超越且高于政治。政治家自觉地学习道德哲学,才是合格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学术与政治分开,在政治自觉和学术正常情况下可行。学术上的精神跪族,是始终挺不起精神脊梁骨的。一句话,政治支持学术创新,哲学才能变成现实。
朱云川老师指出,只有解放真理,才能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解放真理,就是新时代的“解放普罗米修斯”,无疑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守正创新的灵魂所在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