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圣人出山记 | 为什么哲学是“不知之知”?东方圣人为什么不是帝王将相、商业富豪、名人智者、宗教信仰者
云川智库 2024年08月04日
紫微圣人出山记 |全世界哲学和伪哲学都是存在的,中西方定义又有不同。圣人在下正确判断前,必有一个恒定不变的合理定义。#为什么哲学是不知之知#
对此答案正确与否,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不知”。什么是不知呢?
知不知,指知识者,超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识者是正常的。不知知,指识知者,不知理性认识,流于感性认识,知者是有病的。朱老师的解读,让哲学不再神秘。
老子《道德经》,又名《五千言》。在中国神话中,老子就是太上老君的原型,是居于无恨天,即高于天下一切神仙、玉皇大帝、佛陀、上帝、真主、其他人间圣贤、鬼神(佛仙助手或足力)的第一大圣人。
唐太宗曰:老子天下第一。
关于不知,老子曰:“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无病。”——朱云川《老子正本》
朱老师翻译一下:知不知,是值得崇尚学习的;不知知,是思想错误有病的。圣人思想之所以没有病,就是把病当成病来治,所以没有病。
对此,许多人感觉莫名其妙,他们把“知”理解成知识,“不知”理解成愚昧。极其荒谬的一幕出现了:
知不知=愚昧,是值得崇尚的;不知知=没知识,是思想有病的。圣人思想没病,在于崇拜没知识,善于藏拙,啥知识都不用,但绝对不会说出来,所以没病。神像泥偶不说话,啥都不知,所以没毛病。
正所谓:仙凡不同频,上下不相争。
当代圣贤朱老师指出,有中华道德七常观,从高到低,从内到外,由本及末,包括:道、德、仁、义、礼、智、信。
其中,道德仁义礼,属于自然规律,据实求真理的自然道德,即真道德,以老子代表;仁义礼智信,属于价值判断,从众求名利的伦理道德,即伪道德,以孔子为代表。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属于太上,道真一,德正二,仁右三,义左四,礼中五,智杂六,信空七。礼为暴力,不得已而用之。礼五以下,智六信七属于不入流。
道者为大智,大象无形,原定其真,属于哲学范畴;徳者为大信,太白若辱,取值其正,属于实践范畴。
中国哲学在明道德,属于不知者,识者=道者;西方哲学在爱智慧,属于前识者,知者=智者。中国伪哲学在伦理学,政治经济,名利之徒,仁义而已;西方伪哲学在宗教,上帝信仰。
中哲诸君,不过是为帝王将相、土豪劣绅打工的名利之徒而已;西哲诸人,大都是智六信七的哲学门外汉,属于貌似道一德二的宗教信仰者。好比在西游记里,总把形式当成真实,把坐骑当成主人公,把青牛当成太上老君,把玉兔当成嫦娥仙子,结果岂不谬哉?!
由此可见,中华圣贤的道德(真正)>诸子伦理的仁义礼(右左中)>西方宗教哲学的智信(杂空),这本是天经地义的。反观当今社会现实,写文章不如微头条,做圣人不如当骗子,说真话不如吹牛皮。马学不如儒法,儒法不如西学,混淆黑白,是非颠倒,越错越有理,越坏越吃香。
——这社会真的有病,后果很严重,得大治!
朱云川
202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