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叩问苍穹的追梦人
一一当代圣贤朱云川先生的思想之旅(续篇)
作者/郭向锋
【导读】朱云川先生是一位有理想、有担当的文化学者,他将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开创了文化先行、共同主义、五大保障、八个共同的新思路和新实践,为实现国家和人类的公平正义贡献了力量。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朱老师的思想为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启迪,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八十年代的诗坛上,曾有一句很流行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这句锥心泣血、直抵灵魂的表白,反映了那个年代从十年动荡中一路走来的年轻人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对未来的深度思考。最初从潘晓对人生意义的质疑到对社会变革的争论及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曾在思想理论界一石激起千层浪,使思想解放的大潮如万马奔腾、一泻千里,并造就了无数的理想主义者,使人至今想起来依然血脉喷张、青春勃发。
那个年代,朱老师正值青春年华,他从中学到大学,一直在关注现实,关注各种思想文化,并开始探索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他在课余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社科书籍,尤其是马恩列毛的著作和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典籍,均在涉猎范围之内。他的心与青春理想共涌动,与社会变革同振动。他写下了好多的感想,并把这些思想碎片连掇起来,以期形成独特的思想。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东共产主义国家纷纷改辙易帜走向解体,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资本主义国家乘机兴风作浪,纷纷大肆宣扬自己的制度优势和文化的先进性,并不惜动用各种强势手段兜售推广自己的普世价值观。许多国人也对自己的制度、文化、方向、道路失去了自信,盲目崇拜西方的一切,认为西方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更有甚者还沦为了西方的代言人和汉奸走狗,出卖民族利益和民族尊严,极力唱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历史,各种邪说谬论甚嚣尘上误人不浅。当是时,文化理论界亟待正当本清源,人们的思想雾霾亟待拨云见日,人类未来的航道亟待破开坚冰。
时代大潮,滚滚奔涌;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但干将镆铘,千锤百炼,削铁如泥;英雄敢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有良知、有使命担当、有价值操守的知识分子在思考、在探索,他们既使在艰险中也从未停下为真理正义而奋斗的脚步。
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多年来一直以子规啼血、精卫填海般的精神勇气上下求索的朱云川先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的哲学思想植入政治经济学,给这一传统学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赋予了不朽的灵魂,使伟大的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拥有了丰饶的沃土和深厚的根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的发展与创新。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灵魂,并非是其派生物。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思想决定了这个国家独特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方向;也决定了这个国家独特的发展模式与治理模式;还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认同;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短期发展与永续发展思路;更决定了这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国运。
纵览人类 历史,文化的决定作用非常强大。曾经辉煌强盛一时的古罗马帝国就毁于骄奢淫逸、纵欲享乐的思想文化;正是这些邪恶的文化思想观念泛滥成灾,从而导致了盛极一时的古罗马帝国灰飞烟灭。
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在步西方后尘快速发展起来之时,因武士道文化和军国主义思想残滓泛起,死灰复燃,加上效忠天皇的愚民文化推波助澜,最终导致日本走向了对外侵略扩张、大肆屠戮的邪恶的发展道路,最终导致严重惨败,并第一次尝到了原子弹的劣味。
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分子崇尚清谈论玄,不关国事;各级官员争名夺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最终个个都走向了快速覆亡的道路。
大清王朝一直遵循“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僵化思想,抱残守缺,不思进取,最终被外国列强长驱直入,导致出现了割地赔款、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的惨状,致使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很快土崩瓦解。
中国人的骨子里有一种平等观念,即“不患穷,只患不公”。坊间流传“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俚语论调,反映了民族文化中积淀已久的平等观念。
中国共产党正是本着为人民翻身得解放、为人民打江山谋幸福的理想宗旨,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终于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今我们党开创的走向全民共同富裕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一执政理念,正是在为国家、为人类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础上,走向永续发展的和谐世界目标。
而朱老师的“文化先行”、“共同主义”、“五大保障”、“八个共同”正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新思路、新实践、新突破,具有来自民间的无限亲和力和永久凝聚力。如此上下呼应、干群一心,众志成城,方可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无穷的创造活力。
我们只要从他的博深思想汇海里采撷几朵浪花,便可窥一斑而见全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