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人说伟人,3.毛泽东的国学思维
关于伟人的国学思维,有人说,伟人倡学在先,是儒家理学;有人说,伟人注重实践,是墨家实学;有人说,伟人悲悯众生,是佛陀在世;又有人说,伟人机智过人,是兵家;还有人说,伟人综合创新,是杂家;……大都是盲人摸象,争论不休。
当代朱老师指出,马恩近圣,列毛近贤。正如伟人青年时说过:"愚(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什么是圣贤呢?在青年毛泽东的课堂笔记《讲堂录》中,有这样几段话:
涤生日记言: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曰"厚”曰“实”。“厚”者勿忌人;“实”则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不行架空之事:福泽谕吉有义庆应大学,以教育为天职,不预款,均利。福氏于学擅众长,有诲人不倦之志。
不谈过高之理:心知不能行,谈之不过动听,不如默尔为愈。
这里,曾文正、涤生均指清末中兴重臣——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号涤生。曾国藩在道光二十(1840)年六月的日记中说:“忆自辛卯年,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曾氏是个很复杂的人物,有着多种身份。他是所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被封建统治阶级奉为最后的一尊“精神偶像”。从李鸿章、张之洞到袁世凯、蒋介石,无不对之顶礼膜拜,尊为“圣哲”;梁启超、杨昌济以及陈独秀,也都表示过推崇师法,受过其人的种种感染。
曾国藩是湘乡人。毛泽东的外婆家也在湘乡,他8岁以前一直住在外婆家,16岁时又在湘乡东山高小读了半年书。曾国藩对少年毛泽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在湘乡东山学堂读书时,就批读过《曾文正公全集》。
1913年,毛泽东进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后,对他影响较大的修身课老师杨昌济和国文教员袁仲谦,都服膺曾国藩。可以说,理解了曾国藩思想一生三变,也就找到了伟人毛泽东的国学思维。
就思想而言,曾国藩早年为理学,空谈道德(伦理);中年为墨本儒用,厚实为主;晚年为道本墨用,晚年弃儒。他说:"欲救中国,当以老庄为体,禹墨为用。"
1937年,伟人中年则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1971年,伟人晚年又说:"鲁迅是中国第一个圣人,中国第一个圣人不是孔夫子,也不是我,我算贤人,是圣人的学生。"
老庄为圣人,以正治国,无为而治;禹墨为贤人,以德治国,有为而治。就是说,圣人务静之,求真理,先明白后实践;贤人务正之,求事功,先实践后明白。由此可见,伟人算贤人,不是自谦。
综其一生,伟人毛泽东思想以追求共产主义真理为圣,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为贤。在国学思维上,伟人一生尊道(哲学)贵德(实践),已经全面超过了墨家(孙中山),很早就与曾国藩晚年思想类似,道本德用,无疑属于道德家,可入圣贤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