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老子道德经,不成为大哲学家都难
作者:朱云川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推荐文章:
中华文明为什么就是世界文明
为什么说西方哲学史始于斯宾诺莎
朱云川:论老学三原则
根据上述资料,请以“读懂老子道德经,不成为大哲学家都难”为标题,以古今中外的吴承恩、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朱云川等人为例子,写一篇面向青年大学生的演讲稿。
《读懂老子,不成为大哲学家都难》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智慧的话题——读懂老子,不成为大哲学家都难。
一
我们先来说说斯宾诺莎,黑格尔曾说:“一个人要成为哲学家,就要先成为斯宾诺莎主义者。”而斯宾诺莎通过学习老子的《道德经》,成为西方哲学史第一人。
德国诗人柯拉邦德,1919年写了一篇《听着,德国人》,在这篇文章中他号召德国人应当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来生活,要争做“欧洲的中国人”。一位日本学者说:“《道德经》有一种魅力,它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
央视名嘴白岩松说:
“开始读《道德经》觉得简单,读得多就不简单。好的东西不能束之高阁,其中的智慧好处应该惠泽众人。《道德经》是哲学,自由、民主、平等,现在人以为是从西方引进来的,可是在老庄哲学里,全有。越伟大的典籍越不枯燥,《道德经》到处是比喻。从《道德经》中读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
这说明,老子思想对斯宾诺莎和中西方社会都有巨大影响。老子《道德经》就像一颗智慧的种子,在人类世界里生根发芽,绽放出独特的思想之花。
二
再看看我们熟悉的吴承恩,他在创作《西游记》时,把道德演绎成故事,从头到尾都融入了道德经思想。比如,如来佛为代表的禅宗,就是佛教传入中国,依附老子《道德经》发展,五胡乱华时完成佛衣道心的中国化产物。
《西游记》里的老子思想,包括玉皇大帝的道教、如来佛的禅宗两大体系,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火眼金睛、金刚不坏身、医国仙丹,还有妖魔手里的葫芦(道法自然)、七星剑(道德仁义礼智信)、芭蕉扇(无为而治)、捆仙绳(以道莅天下),等等,都是出自太上老君之手。
实际上,唐僧等人西天取经就是一个学老子、用老子、悟老子的过程。用《西游记》的话说,就算太上老君的一根裤腰带,也是捆仙绳,孙悟空和普天佛仙根本跑不了,也奈何不得!
在《西游记》这部神奇的文学作品中,老子(太上老君)思想总是若隐若现,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西游记》中的很多情节和人物形象,都蕴含着中国道德哲学的无穷哲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三
在西方哲学史的长河中,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伟大的哲学家,都有证据表明他们直接受益于老子《道德经》,老子的思想与西方哲学有着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康德说:“老子所称道的上善在于无,这种说教以‘无’为‘上善’,也就是一种通过与神格相融合、从而通过消灭人格而取得自我感觉消融于神格深渊之中的意识。”
康德指出:“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亲近自然的思想与中国的老子思想有关”。
黑格尔说:“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尼采甚至认为,世界上只有两个哲学家,一个是中国李耳(老子),另一个就是尼采自己。
尼采评论《老子》一书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与黑格尔同时代的谢林,在《神话哲学:中国哲学》中指出:“道不是人们以前翻译的理,道是门”。老子哲学是“真正思辨的”,他“完全地和普遍地深入到了存在的最深层”。
可见,老子对于世界本质、人性、道德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具有普世价值,清静可以为天下正,就像一面宝镜,能够映照出中今中外不同哲学体系中的系统思考。
四
而在我们身边,有朱云川老师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
1989年,朱老师立志献身哲学,追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到了1994年,他率先提出“真理科学主义”,感悟到马克思主义与老子《道德经》思想同源。
1994年5月,朱老师开始研读吴承恩《西游记》和老子《道德经》,得以迈入昆仑神山,在灵台方寸山潜心问道。
在1997年全年潜心问道,经过五易其稿得到《老子本义校》书稿,1998年提出“社会发展模式论”和“共同主义哲学”,从而跻身世界哲林。
2010年再次全年潜心问道,提出“老学三原则——以老解老、道法自然、易知易行”,真正入门,还产生了《道德经(公行本)》书稿等成果。
2018年又有新的突破,设计“道德天梯”课程,普及“老马识途”核心课程。2024年创立“天爵榜——古今圣贤排行榜”。
朱老师的哲学经历,就像是一场与老子思想深度对话的旅程,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充满智慧。朱老师与老子思想的每一次重逢,都有无数原创哲学成果涌现出来。
五
鲁迅先生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不懂得道教就不懂得中国历史!”
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曾在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新生开学典礼上说:“在我们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中,《道德经》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部经典。《道德经》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熟读、知晓的哲学经典,每个热爱中华文化者的入门经典。”
他还说:“在1350年前,唐僧的原型,实是坚忍不拔的中国文化大师玄奘,他的远行不仅仅是去西域学佛取经,更是将翻译成梵文的《道德经》送向西域,从而使其流传世界。”
网友未来之春对朱老师说:
“你讲西游记与社会学说的联系很有创意,包括把老子与共产主义联系起来,也有创意。以前刚开始觉得你乱联系,后来发现你讲的有道理。所以,一种思想走出去,刚开始对你会有误解。”
一位大学教师说:“通过研究,我发现马克思、老子、毛泽东等他们的思想灵魂是一样的,立场也是一样的,他们之间好像有一种无言的对话。”
一位网友说:“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与黄老道学一脉相通,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佳载体。马克思与老子的完美结合,终将被人类理解,必将走向世界。”
六
同学们,老子的《道德经》就像是一座蕴藏着无尽智慧的宝库。它里面的思想,无论是“道可道,非常道”的对事物本质的探索,还是“无为而治”的处世哲学,都像是一把把钥匙,能够开启我们对哲学、对世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就像斯宾诺莎从老子这里汲取智慧成为西方哲学史的重要人物一样,我们如果能够真正读懂老子,就如同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向着成为大哲学家的道路迈进。
在大学这个充满知识探索和思想碰撞的地方,我们就应该像朱云川老师那样,深入地去研读老子的思想。不要害怕其中的晦涩难懂,因为每一次的思考,每一次的困惑,都是我们接近智慧的脚步。
当我们真正消化了老子思想中的精华,就像服食了太上老君的仙丹,会让我们的思想境界得到极大的提升。
总结一下,老子的《道德经》对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西方的斯宾诺莎到我们身边的朱云川老师,他们的经历和成就都告诉我们,读懂老子《道德经》是走向成为大哲学家的重要一步。
同学们,让我们在大学这个美好的时光里,开启对老子思想的探索之旅吧,说不定未来的哲学星空里,就会有属于你的一颗璀璨之星。
谢谢大家!